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蚕豆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蚕豆壳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蚕豆皮(《本草求原》)。

基源 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蚕豆种子的内果皮。

原植物 蚕豆Vicia faba L.

余项参见“蚕豆”条。。【生药】:

采集 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

鉴别 种皮为不规则的卷曲的碎片,大小不等,黄褐色或棕褐色,质脆易碎。。【化学】:

含有β-[3-(β-D-吡喃葡萄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β-[3-(β-DGlucopyranosyloxy)-4-hydroxy phenyl]-L-alanine)、L-酪氨酸、3、4-二羟基苯丙氨酸[1]、桦木醇(betulin)[2]、蚕豆甙(Vicine)[3、4]、D-甘油酸(DGlyceric acid)[5]、伴蚕豆嘧啶核苷(Convicin)、缩合鞣质[6]、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7]、儿茶素(Catechin)、花青素(Cyanidin)[8]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63 [2] CA 1958;52:120921 [3] Nature 1959;184(4689):819 [4] J Sci Food Agric 1981;33(12):1163 [5] CA 1967;66:114231u, 1976;85:158026c, 1978;89:193973p, [6] Anim Feed Sci Technol 1990;3(1-2):157 [7]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1;23(2):157 [8] CA 1992;116:57636e

【药性】:

功效 利水渗湿。

主治 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天疱疮,黄水疮。 ❶ 《本草求原》:“煅灰治天疱疮。”
❷ 《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脚气,小便不通。”
❸ 《国药的药理学》:“炒焦用为茶剂。有促进消化,健胃、止渴之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慈航活人书》:“治小便日久不通;难忍欲死:蚕豆壳90g,煎汤服之。如无鲜壳,取干壳代之。”
❷ 《秘方集验》:“治吐血:蚕豆壳,四五年陈者妙,煎汤饮之。”
❸ 《养生经验合集》:“治大人小儿头面黄水疮,流到即生,蔓延无休者:蚕豆壳炒成炭,研细。加东丹少许和匀,以真菜油调涂,频以油润之。


❹ 《种福堂公选良方》:“治胎漏,炒熟蚕豆壳磨末,每服9~12g,加沙糖少许调服。”
❺ 《行箧检秘》:“治疬:油盐蚕豆壳30g,麻油浸1周时。

取起,将豆壳瓦上焙,研为末,麻油调搽患处。”
❻ 《新编秘方验方汇海》:“治头面部急性湿疹:蚕豆皮焙黄,研极细面。香油调敷,每日换药1次。


❼ 《新编秘方验方汇海》:“治产后风:蚕豆皮15g。焙干为末,黄酒送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