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窅
《广韵》乌皎切,上篠,影。 《广韵》于交切,平肴,影。 ❶ 眼眶深陷貌。 {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目深曰窅。”{清}{黄景仁}《涂山禹庙》诗:“{女娲}化石立地胶﹐风蕩日晕睛微窅。” ❷ 远望。《文选·谢朓<敬亭山>诗》:“缘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李善}注引《声类》:“窅﹐远望也。”{唐}{贾至}《巴陵早秋》诗:“旷如临{渤澥}﹐窅疑造{瀛洲}。”{宋}{叶适}《北斋》诗之二:“亭亭两高梧﹐买自{娄门}街;俟以岁屡寒﹐窅若万仞崖。” ❸ 深远貌。《鹖冠子·夜行》:“窅乎冥乎﹐中有精乎。”{唐}{韩愈}《本政》:“茫乎天运﹐窅尔神化。”{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禹穴}窅而叵探﹐{葛岭}蜚而自来。”{清}{周亮工}《书影》卷五:“趋之帝宫﹐窅无人﹐三尸仆户内外﹐固三匠也。” ❹ 精深貌;深奥貌。{宋}{文天祥}《御试策》:“志愈勤﹐道愈远﹐窅乎其未朕也。” ❺ 怅惘貌。参见“[窅然]”。 ❻ 岑寂貌。参见“[窅然]”。 ❼ 幽暗貌。 参见“[窅然]”。 ❽ 凹陷;低下。《灵枢经·水胀》:“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❾ 凸出;高起。参见“[窅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