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章 下】
以衆音之脈絡謂之條理,則‘始條理、終條理’皆是孔子之事也。如三子者,蔽於始而缺於終,則不但其智非始條理也,其聖亦非終條理也。
王制‘附庸’注曰:‘附庸,小城也。’蓋‘庸’謂城也,與‘墉’通,而附于諸侯,故曰附庸也。大雅‘以作爾庸’,注亦曰‘庸,城也’,‘庸’之為城無疑也。
如徐氏説,則‘為之兆’是‘先簿正祭器’之謂也,先簿正祭器,亦可謂小試行道之端,而但未知是否。
‘立乎人之本朝’,謂位高也。位卑,則道不行,無恥。蓋反覆以明‘辭尊居卑’之義也。
‘摽’,猶言指麾,蓋將‘北面再拜稽首’而言不受之由,故指麾使者持其鼎肉而‘出諸大門之外’也。
‘市井’之井是國都之井,非鄉田之井。蓋古者人君國都亦如井田樣,畫為九區,而中一區則君之宫室,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其餘諸區皆民所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