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自劾
《汉书·孙宝传》:“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人也。以明经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 宝自劾去,忠固还之,心内不平。 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祭灶请比邻。 忠阴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除大舍,子自劾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子既为之,徙舍甚悦,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独自高·前日君男欲学文,而移宝自近。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忠闻之,甚惭,上书荐宝经明质直,宜备近臣。为议郎,迁谏大夫。 ” 西汉时,御史大夫张忠想请郡吏孙宝教授自己儿子经书。 孙宝以“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的古代礼法作准则,自劾离职,不愿接受,受到张忠的赏识与举荐。 唐·李瀚《蒙求》诗:“龚胜不屈,孙宝自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