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癌瘤联合根治术
一次完成口腔颌面部癌瘤与颈淋巴清扫联合切除术,称为口腔颌面部癌瘤联合根治术,简称联合根治术或联合手术。凡口腔颌面部癌瘤的原发灶与颈淋巴结转移灶均可彻底切除者,原则上应一次完成联合根治术。
联合手术需进入口腔,估计出血量多,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例,一般宜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病人仰卧位,垫肩,头尽量后伸并转向对侧,充分显露颈侧及锁骨上区,或根据手术类型适当调整体位。
方法和步骤:以颈清扫术切口为基础,并根据原发灶所在部位设计附加切口。切除舌、口底、下颌骨、颊以及下颌龈癌,需要充分暴露口腔,尤以口咽部的病例,应作下唇正中附加切口,以翻起唇颊瓣。切除腮腺癌应向上延伸,作暴露腮腺的附加切口,原发癌位于颌下及颈部者,用前述颈清扫术的类矩形切口。由下而上先行颈清扫术。但颈部大块组织与颌下三角区组织保持连续,不予切断,转而处理原发灶。不同原发部位的切除手术要点如下:
❶舌、口底及下颌骨切除:自中线切开下唇与颈清扫术的颏下切口相连,继沿龈颊沟切开粘骨膜直达磨牙后区,翻起唇颊瓣,拔除患侧中切牙,用钢丝锯自中线截断下颌骨,用持骨钳将患侧下颌骨断端向外侧牵引、用贯穿缝线将舌牵引至口外,继由中线纵行切开舌体,在近舌盲孔处转向外,作横行切口,经口底绕磨牙后区与龈颊沟切口相交,分离下颌支部肌肉附丽与颞下颌关节后,将舌、口底、下颌、颈部大块组织一并移除。彻底止血,冲洗创腔,用抗癌药物处理创面,缝合肌层后,将舌背粘膜与颊粘膜创缘相对缝合,在舌尖游离部,应采取背,腹侧粘膜创缘相对间断缝合,以保持舌前份的动度。最后分层缝合下唇及颈部切口,安置负压引流管。
❷颊粘膜病灶切除: 在翻起唇颊瓣时,应注意距病灶1.5~2cm处作颊粘膜切口,使癌灶与唇颊瓣分离而与颈部大块组织相连。颊粘膜缺损面行游离植皮或用额部皮瓣修复。颊癌切除的深度应足够,如已累及皮肤,应作颊部相应区域整层组织的贯通性切除。如已波及下颌骨膜,应连同下颌骨一并切除。
❸舌切除:肿瘤未波及口底者,可保留下颌骨,而仅作患侧舌切除,故不需作下唇附加切口。当颈清扫术进行至颌下部时暂停,转由下颌骨内侧面向上分离至口底,再从口内切开颌舌沟粘膜,牵舌至口外,自中线纵行切开患舌,在近舌盲孔部转向外与口底切口相连。离断患舌后,将其与颈部大块组织一并经颌下切口移除。处理创腔后,将舌体背侧粘膜与口底粘膜创缘缝合,舌尖部作背、腹侧粘膜创缘间断缝合。
❹腮腺切除: 颈清扫术分离颈大块组织至腮腺下极暂停。然后沿腮腺区附加切口分离,向前翻转皮瓣,切除腮腺与相连的肿瘤,穿行于癌灶区的面神经不宜保留,如下颌支或皮肤被癌组织浸润,应一并切除。
❺如原发灶位于颌下、颏下或颈部,则在颈清扫术中一并切除。
术后处理:同颈清扫术,但应根据切除原发灶的情况作相应的处理。进入口腔的联合手术,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切除范围包括双侧下颌骨颏体部,或涉及舌根者,应考虑作预防性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