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腔颌面针刺麻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腔颌面针刺麻醉

口腔颌面针刺麻醉

口腔颌面手术应用针刺麻醉(针麻),是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循经取穴或按神经节段取穴,以针刺提高痛阈而镇痛,达到麻醉目的。主要应用于拔牙、牙槽骨外科和上唇区、颌下区、腮腺区以及颌骨、颞颌关节等各类手术。
针麻拔牙:常用的方法有干针、电针、耳针(包括耳穴注射) 等。干针与电针采用的穴位基本相似。干针在进针“得气”后,手法捻转。电针在针刺“得气”后,将针麻仪导线连接在毫针的针柄上,一般诱导时间为10~20分钟。常用的针麻仪频率为每分钟160~6000次,波型为连续波和疏密波,电压为6V,电流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穴位选择:按循经取穴,面部常用人中、承浆、迎香、颧髎、四白、大迎、颊车、下关,肢体常用合谷、内关、中渚、三间、内庭。也有采用体针配合耳针进行拔牙,或在相应的耳穴上注射药物。耳穴有喉牙、耳垂1~4区(拔牙麻醉点)、肾上腺、耳垂6~9区(对照点)、趾等穴。还有用手指按压面部及肢体相应穴位。由轻到重,至出现明显酸、麻、胀感时,就可以进行拔牙。由于不需要扎针,年老体弱者及儿童易于接受。
针麻颌面部手术: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这样能主动配合手术做各种面部表情动作,有助于保护面部神经避免意外损伤。在整形手术中,可以避免药物局部麻醉下引起组织变形。也可减少由于麻醉药物浸润而造成肿瘤扩散的可能。可用干针或电针。取穴点: 上唇区为四白、颧髎、内庭、太冲、内关、合谷;颌下区为丰隆、阳辅、陷骨、内庭、太冲、内关、合谷;腮腺区为丰隆、阳辅、支沟、公孙、太冲、合谷、中渚。
辅助用药:术前一小时可给予镇静药物,较大手术在术前10~15min,静脉滴注杜冷丁50~75mg,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5mg。为了减少伤口出血,可在切口区注射加有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
针麻口腔颌面部手术,全国已积累大量病例,具有一定效果。它的方法简便易行,且有延长针刺镇痛效应,术后减轻疼痛,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病人清醒状态下便于护理。具有较多的优越性。针麻还存在镇痛不全,有待改进使其逐步完善。

☚ 口腔颌面全身麻醉   针刺疗法在口腔科的应用 ☛
000173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