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口腔颌面肌电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口腔颌面肌电测定

口腔颌面肌电测定

肌肉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简称肌电。可以电极探测引导,通过电子仪器的放大与阴极射线示波器的波形显示等,进行观察或记录,称为肌电图测定。所得的描绘图,称为肌电图。根据肌电图可了解咀嚼肌群的功能活动,临床上可用它来确定和校正无牙病人的颌位关系和鉴别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
肌电测定的仪器: 可用肌电图仪测定颌面部多个肌肉的活动,其灵敏度高,可检查和诊断肌肉的病理改变。仪器分三个主要部分:电极、放大器和记录器。电极,有表面电极和针电极:
❶表面电极又有单极和双极之分,为略成内凹的金属圆盘。单极直径约1cm; 双极为二个较小的单极。
❷针极也有直针极和弯针极两种。直针极如皮下注射针,内贯有涂绝缘漆的导线,导线在针尖外露处不绝缘;弯针极除针尖0.5mm外,其余部分要涂绝缘漆。放大器,由电极探测和引导的肌电,通过电子仪器的放大,进行观察和记录,但使用前应当检查调整影响放大器功能的因素,然后记录输入电位与标准波幅。记录器,有直接以墨水描绘于转动纸上的描绘器、阴极线示波器及录象装置、扩音器及录音装置,每种记录器各有其特点和运用范围。
电极位的安置: 表浅的肌肉,可用表面电极。安放的部位如下:
❶颞肌、嚼肌:以手扪此二肌肉,病人作咬合动作,于肌肉收缩力最大处安放电极。颞肌一般测定前后束二点,嚼肌可测定后上部与前下部二点,也可测嚼肌中部一个点。
❷二腹肌前腹:安置于颏部内侧,口应闭合,左侧在中线之左,右侧在中线之右。
❸颏肌:安置在颏部两侧切凹处。
❹颊肌:安置于自耳屏至口角的联线中点,约为咬合时嚼肌收缩的前缘处。
❺口轮匝肌: 安置在上唇周围。安置表面电极时,先以酒精擦去局部皮肤表面的油脂等,并于表面电极凹面放少许电极膏,安置于测定点,以橡皮胶固定之。深层的肌肉,可用针电极。安置电极的位置如下:
❶翼内肌:用直针电极,先于下颌角的皮下作0.5ml局麻,而后自口外与该肌纤维平行的方向将针头刺入,深达25~31mm并固定之。
❷翼外肌: 用弯针电极,在口内上颌结节后的粘膜内向外向后刺入达上颌结节之上,至翼外肌下头起点处。刺好后,令病人作开口运动,并接通扩音器,即可听到肌肉放电的爆发音,然后将针结扎于上颌磨牙颊面,以免运动时移位脱落。
测定时,要求病人坐位舒适,头位垂直,环境安静,情绪自然。安置电极后,试作几次下颌运动,再作记录。正常肌肉在完全松弛时无电位,在肌电图上表现为一直线,称电静息。当有一极小的意志活动或无意识的维持下颌位置时,肌电图上可以出现个别运动单位的双相尖波动作电位。当下颌运动或咬合时,则有复杂的波形出现。动作电位的记录,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波形的变化、波幅的大小、时值的长短、频率的多少。动作电位的波形,最常见的有单相、双相、三相及多相四种。其中以双相、三相为多,占80%以上; 多相波在5%左右。不同肌肉产生的电位大小不同,故其波幅大小相差很大,一般在400~3000μV之间。持续时值一般在3~10ms。频率增加,最多每秒可达150次。
下颌运动及咬合时咀嚼肌的电位变化: 口腔颌面部的肌肉,主要包括咀嚼肌与表情肌。咀嚼肌为下颌运动的主要肌肉,表情肌对咀嚼及语言亦起辅助作用。以表面电极对颞肌、嚼肌、二腹肌前腹作下颌运动及咬合的肌电测定,其电位变化如下:
❶张闭口及正中颌:张口时,二腹
肌前腹有明显电位。咬合时,颞肌、嚼肌均有明显电位。张口自小而大,咬合自轻而重,波幅及频率均有增加,呈干扰相。颞肌、 嚼肌于正中颌时的电位变化,大致相同并为周期性。 正中颌时, 二腹肌前腹无电位(图1)。
❷前后运动及前伸颌: 下颌作前伸运动时,二腹肌前腹有电位。后退运动时,二腹肌前腹亦有电位。前伸颌时, 颞肌、嚼肌均有电位,但都较正中颌时弱。而嚼肌的电位大于颞肌(图2)。
❸侧向运动及侧向颌:侧向运动时,同侧颞肌的电位以后束较明显。当工作侧
同名牙尖相对成侧向颌时, 同侧颞肌前束和嚼肌也有电位, 但较正中颌时弱。


图1 下颌休止咬合及张口时的肌电图
A.颞肌前束 B. 呷肌中部C.二腹肌前腹
1.休止 2.正中颌轻咬 3.正中颌重咬 4.小张口 5.大张口


图2 下颌前后运动及前伸颌时的肌电图
A.颞肌前束 B. 呷肌中部C.二腹肌前腹
1.前伸运动 2.前伸颌3.后退运动


肌电图的分析:肌电图中的电位,由许多运动单位发出的电位混合而成。一个运动单位的电位重复,有规律而整齐;但多数运动单位的电位重复,如同时协调,则波幅增高,此为电位的总和现象;如不同期协调,则频率增多成重叠干扰的现象。当肌肉的活动度加大时,其波幅与频率都要增加。肌肉活动的相互关系,以电位出现的先后是否同期与活动度的大小是否一致,或相互对抗成交替出现是否协调等关系而定。 如颞肌、嚼肌于正中颌时,电位同时出现同时停止,成同期协调。而颞肌、嚼肌与二腹肌前腹在张闭口时,电位成交替出现。颞肌前束纤维于正中颌时电位最大。后束纤维于后退颌、侧向颌(同侧)时电位大。从颞肌的形态与肌电图研究都说明它是稳定下颞骨位置的主要肌肉。 嚼肌浅层纤维于前伸颌时有较大的电位。 深层纤维于正中颌时有较大电位。 二腹肌前腹收缩时,如舌骨固定,则拉下颌向下(开口); 若下颌固定,则拉舌骨上升(吞咽)。故于张口及吞咽时,均有明显的电位出现。 二腹肌于前伸运动、后退运动及后退颌时,亦有明显电位出现。
肌电图除肌电本身的变化外,尚受仪器的性能、电极位、皮肤电阻、解剖差异、咬合变化及测定时病人的情绪等的影响,用单极表面电极时,常有邻近肌肉扩散的动作电位,应予注意。
☚ 口腔颌面电算体层扫描   口腔颌面放射性核素检查 ☛
000172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