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年人的创造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年人的创造力

老年人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对创造力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❶创造力是指做出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成就,如科学家的新发现、发明家的新发明、艺术家创造新的艺术作品等等。显然,只有少数人才具备这种创造力,实际上这是对创造力狭义的理解。
❷创造力是每个健康人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创新能力。如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为创造。这是对创造力的广义理解。老年人仍然具有创造力,老年人创造大有可为,这已被各项研究和大量的事实所证明。
人的创造既有高峰年龄又有创造年龄的拓宽 年龄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美国心理学家李曼研究发现,许多自然科学家、文学家和作曲家,最多产的年龄是30~39岁,39岁以后急剧减少;另一位叫丹尼斯的心理学家对100位70~79岁以及56位80~89岁具有辉煌成就的科学工作者的科研论文的产生进行了研究,发现20岁时非常低,30~39岁相当高,60岁时减少20%,80岁时的论文更少,此结果与李曼的研究基本一致。后来,李曼又对50位和120位哲学家作品产生的年龄进行考察分折,发现绝大部分重要作品发表平均年龄是35岁;但其年龄全距是22~80岁,若将所有作品都计算在内,生产曲线相当平坦,其年龄全距广达32.5~72.5岁。这其中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即有些人30岁左右产生名著后就退步了一段时间,到了中年甚至65岁以后,又继续产生优秀作品。可见人到了老年,仍然具有创造力,仍然可以创造出辉煌的成果。
创造力既与智力有关又不等于智力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虽与智力有关,但二者之间的相关不是很高。在现实生活中常可见到这种情况:许多富有创造性的人并没有出奇的高智商;相反,有些高智商的人虽有某些成就,但缺乏创见。可见,创造力并不等于智力,即便是年过花甲,智力有所减退,但仍可以出成果。国内外许多动人的实例便是最好的证明。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百岁高龄完成了医学巨著《千金翼方》;当代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在82岁时完成了名著《物候学》;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81岁取得了他的第1033次发明专利;闻名国内外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一生著作甚丰,晚年仍创作不止,他留下的诗句:“星移斗转又新年,酒饮屠苏意盎然。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余勇写千篇。”生动地反映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可贵精神。
创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多数心理学家明确肯定:创造性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又包括动机、情绪、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人对我国当代86名哲学、心理、社会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名家取得的成果,就心理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学者成功的因素是多侧面、多层次的:
❶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教育条件比较优越;
❷他们的智力因素经过后天的教育、训练,获得较充分的发展;
❸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即事业心、责任感成为他们不断学习和稳定广泛兴趣的基础,并为从事创造活动产生了强大动力;健全的人格,如特别强的自信心、勇于开拓和进取精神、认定目标而勤学不辍、情绪稳定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正义感等,这些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总之,创造力是由复杂、多因素的心理活动所产生,而非智力因素又起着决定性作用。老年人是否能做到“老有所为”,只要是身心健康、非智力因素良好,做出显著的成绩是不成问题的。

☚ 学习   想象 ☛
000021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