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赋
辞赋名篇。明代李梦阳作。载见《空同集》。此赋大约作于正德二年至正德三年(1507—1508)期间。其时李梦阳因弹劾阉佞刘瑾下狱治罪,罢归田里。此赋开篇八句以乾坤颠倒反常的意象领起全篇。中间以四句“呜呼噫嘻”的感叹短语带出四层黑白颠倒,善恶颠倒,美丑颠倒,贤佞颠倒的自然现象与人情世态,暴露和抨击了明代社会政治“歼良媚势”,“威挤利㗖”,“血流于庭,酣酒归室”的丑恶、污浊的现状,特别引述荀彧与曹操,岳飞与秦桧等忠奸对立的历史人物,提出“直何以仇?佞何以亲?”的疑问。最后,作者表示对此“莫所自解”,于是叩问巫咸,请求决疑,而以巫咸“不能筮以决子之疑”为结,表现出作者对政治腐败、道德堕落的深刻思虑与无可奈何。全赋行文质直,骈散相间,沉郁悲慨,辞情激切,忧愤深广,颇有赵壹《刺世嫉邪赋》的讽刺锋芒。其铺写物象颠倒的写法,显然对王廷陈《左赋》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