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稱章】
疾没世名不稱。
精義 明道曰:君子惟患無善之可稱,當汲汲為善,非求名也。有實則有名,名實一也。若夫好名,則徇名為虚矣。○吕氏曰:論為善之效,則疾没世而名不稱;語信道之至,則遯世不見知而不悔。○謝氏曰:病人之不己知者則務外,務外者兩失之;不病人之不己知則務實,務實兩得之。有實必有名,没世而名不稱,無實故也。先王之世,鄉黨閭里為善者多,無行修而譽不聞者,是以名不稱為可疾。後世禮義衰微,始有潛德韜光四十年,人無識者。
或問 程子、范吕謝氏得之。謝氏引列禦寇事,則若有未安者。
存疑 此聖人勉人及時進修之意,當與‘後生可畏’章參看。没世而名不稱,只是終身無名。饒氏蓋棺事定之説太深。或問:‘傳習録謂“不稱”當讀去聲,謂名不稱其實何如?’曰:‘謂之無名亦可,謂之名不稱其實亦可,皆於文義無害。説既通,何必求説以立異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