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6_363不逆詐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6_363不逆詐章

【不逆詐章】

不逆不億,抑亦先覺。
精義 伊川曰:人以料事為明,便駸駸入逆詐億不信去也。
或問 范氏吕氏得之。范氏曰:君子雖不逆不億,而邪正是非,安危治亂,未嘗不睹之於未然也。○吕氏曰‘不見其詐,不逆謂人之詐;不知其不信,不億度人之不信也。雖然,燭乎事幾之先’云云。楊氏之説,曲折尤備,但必以至誠前知為言,則亦必於援引之過也。楊氏曰:君子一於誠而已,惟至誠可以前知,故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常先覺也。抑亦以此是賢乎?若夫不逆不億,而卒為小人所欺焉,斯亦不足觀也已。夫不逆不億者,誠也;先覺者,知也。二者並行而不相悖,曷為其必一歸於誠,而匿其知之名哉?且至誠前知中庸自誠而言耳,至於此文,則初不為至誠發也。蓋言人不當預設猜防,但又不可為人偏於聽而失之,予於集注雖録是説,而私以吕氏‘燭乎幾先’之語易其所謂‘至誠前知’者,又易‘見欺為見罔’,亦據夫子答宰我‘井有(人)〔仁〕焉’之語,讀者詳之可也。
大全 問:‘不逆詐,不億不信,亦有以見聖人皆欲天下,後世歸於寬厚長者之域處。今設有詐與不信之人,此以誠實之道處之,亦未必不觀感而化,何用逆億為!然君子難罔以非其道。彼以小人之道來,在所先覺方為賢耳。’答曰:‘逆詐,億,不信,恐惹起自家機械之心,非欲彼觀感而化也。胡明仲云:“逆億在心是自詐,自不信也,只是此意。”齊仲云:“抑亦二字當玩味,有深意,固是如此,莫須也着先覺方是賢乎?”“乎”者,疑問之辭,以上意未盡,故疑問也。’答許順之。○注文義極不順,惟楊氏説得之。‘抑’者反語之辭。如云‘求之歟,抑與之歟’,‘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皆略反上文之意也。論敬夫論語説
語類 問:‘南軒注,如何?’曰:‘凡抑字,皆是挑轉言語。舊見南軒用抑字,多未安。’可學。○問楊氏‘誠則明矣’之説。曰:‘此説大了,與本文不相干。如待誠而後明,其為覺也後矣。蓋此章人於日用間便要如此。’。○問:‘“不逆不億”,如何又以先覺為賢?’曰:‘聰明底人,便自覺得。如目動言肆,便見得是將誘我。王告霍光反,漢昭帝便知得霍光不反。在遠如何知得?便是他聰明見得,豈非賢乎!〔若〕[1]當時便將霍光殺了,安得為賢!’
存疑 逆億是把火去照物,先覺是火在此,物來自照。小注都説人不曾詐、不信,而逆億之,看來不是。既不曾詐、不信,而何消説先覺。聖人此語是説非億度之知,乃明照之知耳。億度之知,有心之知,明照之知,無心之知。饒氏不逆不億為待物之誠,非是。
增訂 程子謂:‘人情各有所蔽,大率患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即應迹;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也。然此節“億逆”即自私用智之病。君子之學擴然而大公,物來順應乃所謂先覺之賢也。先覺只是理明,明理必由學問。固人皆可為者,非必聖神不可知而後能也。’又曰:‘三句都是誠,亦都是明,分貼不得,蓋明誠只是一件。’○按:饒氏謂‘不逆不億是待物之誠’,存疑非之,最當。朱子楊氏‘誠則明矣’之説説得大了,與本文不相干。蓋天下儘有不逆詐、不億、不信而受人之詐,不信者若以不逆、不億為待物之誠,而未有誠而不明,便説不去矣。語類云:‘周子謂“明則不疑,凡事之多疑,皆生於不明。如以察為明,皆至暗也,然則逆億乃是多疑,而以察為明,不逆不億而只是不多疑不以察為明,未可便指為誠則明矣之誠也”。晩村云:“天下有不逆億而不先覺者矣,未有先覺而猶逆億者也。”此説最精。’

☚ 06_362子貢方人章   06_364微生畝謂孔子章 ☛
000014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