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不稱力章】
才德
或問 范吕氏以才受乎天,德繋乎習,則不可謂之知德矣。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是德也。固已根於其性之所有,特人不能皆生知而安行,故賴學而成之耳,非因學而後有也,豈可以其繋乎習、而不受乎天哉?若以氣稟而言,則才之與德,皆有自然勉强之差,又不得專以才為天賦、德為人為也。司馬公論智伯,以金與竹為才,以鎔範矯揉為德,其失正與此同。至於蘇氏之書,又以才難强而德易勉,其失之端不過如此,而其末流遂至於貴才而賤德,則其失益甚,而其為天下後世之禍也益深矣。侯氏所謂‘力奚與焉’侯氏曰:所謂君子者,德也,力奚與焉?者,則加焉爾。則所謂驥者,亦奚以異於駑駘哉?聖人之意,特以驥雖有力,而所稱者則以其德,而不以力耳。若君子,則非無用於才也。周公之多才藝,孔子之多能鄙事,豈非才乎?特所以為周公、孔子者,則不以才稱,而以德稱耳。
語類 問:‘“驥不稱其力”一章,謂“有德者必有才,有才者不必有德”。後世分才德為二者,恐失之。’曰:‘世固有才而無德者,亦有有德而短於才者,夫子亦自以德與才分言矣。’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