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植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植起义 1928年3月中共湘西北特委周逸群、贺龙等组织三千余人的革命武装,在桑植举行起义,攻占县城。4月初在优势敌人进攻下,战斗受挫。贺龙集起义部队,在湘鄂边坚持游击战争。 桑植起义1928年3月底,由中共湘西北特委周逸群、贺龙领导桑植县一部分土著武装举行的起义。起义军达3000余人。攻占了桑植县城。后在敌人反扑下,坚持游击战争。此次起义,为尔后建立湘鄂边红军第4军和创建湘鄂边苏区奠定了基础。 桑植起义 桑植起义1928年初,贺龙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湘西北发动革命,2月回到家乡桑植县洪家关。他利用桑植地处湘西北边陲,交通阻塞,国民党统治力量较为薄弱等特点,联络亲友和旧部,迅速组建起一支拥有3000余人和700余支枪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4月,工农革命军发动起义,一举歼灭桑植团防武装,占领县城,建立湘鄂边地区第一个县革命政权桑植县革命委员会,同时建立中共桑植县委,并张贴《工农革命军布告》,发动民众参加革命斗争。这次起义,揭开了湘鄂边武装割据局面的序幕,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有重要作用。 ☚ 湘南起义 平江起义 ☛ 桑植起义 桑植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西北部桑植地区领导的武装起义。1928年2月底,以周逸群、贺龙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共产党湘西北特别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从洪湖地区到达湘西北的桑植地区,着手建立革命武装,并组建了中共桑植县委。特委利用贺龙在这个地区的旧关系和声望,争取了一部分土著武装参加革命,于3月下旬成立了工农革命军,贺龙任司令,贺锦斋任师长,下辖两个团,共3000余人、700条枪。4月2日,起义正式开始,工农革命军一举攻占桑植县城,建立了桑植县革命委员会。4月下旬,国民党军陈渠珍部两个团和第四十三军龙毓仁旅联合发动进攻,新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由于没有来得及整顿改造,在国民党军优势兵力进攻下,经过几次战斗,遭受挫折。周逸群转往洪湖地区领导当地斗争。贺龙收集失散部队400余人,在桑植、鹤峰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6月,国民党军龙毓仁旅从县城西撤,工农革命军返回桑植地区,部队又恢复到1500余人。桑植起义,为尔后建立湘鄂西红军第四军和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 平江二月扑城 平江起义 ☛ 桑植起义1928年3月,中国共产党人周逸群、贺龙等在湖南桑植发动群众联合当地的革命武装举行起义,攻占了桑植县城,建立革命政权和中共桑植县委。这次起义的部队后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并逐步开辟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