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学习联结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学习联结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联结”,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而确立的。试误中某种联结能否确立,受制于练习律、效果律。此外,学习还受五条副律制约:多式反应原则、定势原则、优势原则、同化原则、联想交替原则。 学习联结说 学习联结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根据自己创立的联结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先天存在的联结是本能,后天获得的联结是习惯,习惯以本能为基础。他根据对动物的研究,认为学习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方法进行的,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固定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提出影响学习效果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1)效果律,即联结力量伴随着满意的情况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情况而削弱;(2)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联结如加以应用,就会增强,如不应用,就会减弱;(3)准备律,即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不给予传导就引起烦恼。桑代克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加强联结而进行的课堂安排,因此它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学校作业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具有意义;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成绩;学习指导的形式应给学生带来满足;学习联结说是第一个较系统的学习理论,它所提出的主张引起当时和以后许多心理学家的重视,并为以后的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所发展,对教育实践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效果律和练习律被许多人运用于教学中。但这一理论忽视理智的作用,混淆人与动物在行为上的区别,把人的学习归之为试误,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同时,他的原素分析方法割裂了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形面上学的性质,因而招致了许多人,特别是完形派的反对。 ☚ 学习场论 程序学习 ☛ 学习联结说 学习联结说connection theory oflearning对人和动物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对学习过程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概念进行说明的一种学说。也被称为学习的联想主义或联想心理学。一般是指桑代克(Thorndike,E.L.)的学说而言的。他认为神经系统中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是最基本的,学习就是形成这种联结,心就是这种联结系统。他根据对动物的实验研究,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简称试误说。即学习是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而形成固定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对联结的形成,他曾提出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另外,还提出了若干条副律。效果律:如果在情境与反应间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同时或随之带来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当建立联结时,同时或随之带来烦恼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减弱。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 即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相反,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准备律是从属于效果律的一条规律。即当神经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如果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神经传导单位准备传导而不让它传导或不准备传导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桑代克对这三条主要规律在20世纪30年代后进行了修正,主要的改变是:在效果律中,后来就不再强调烦恼所导致的效果,因为烦恼极少或不能导致联结的减弱和消失,所以他几乎否定了惩罚的作用,只承认惩罚的间接作用;练习律不再作为一条主要的规律,因为仅仅练习本身并不能增强联结,只有带来满意的效果时才能增强联结,所以修改后,练习律只是作为效果律的一条从属规律。桑代克在叙述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经常使用神经生理学的用语,但这并不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意图只是为了避免意识、观念等主观的用语。他的学说被认为是刺激-反应理论的一个原型。 ☚ 学习理论 学习联想-反射理论 ☛ 学习联结说 学习联结说connection theory of learning(1) 亦称“学习试误说”、“试误说”、“学习联结理论”、“联结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的学习理论。该理论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概念来说明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并根据对动物的有关研究,认为学习的基本方式就是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联结的建立受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等规律支配,还受多重反应原则、定势原则、优势原则、同化原则与联想交替原则等的制约。(2) 亦称“学习联结理论”、“联结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心理学”。主张学习即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的学习理论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首创,后经华生、格斯里、赫尔、斯金纳等人加以发展。 ☚ 统觉团说 学习试误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