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株洲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株洲市湖南省辖市,新兴的重工业城市。总面积11420km2;市区面积542km2。2000年总人口37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4.3万;市区人口74.8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5.35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91.42亿元,人均7834元。工业总产值200.33亿元。工业部门有机械、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煤炭及电力等。株洲冶炼厂是中国最大的有色冶炼企业之一,以生产铅锌铜为主,综合回收多种贵金属元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47.84万t,钢2.98万t,发电量17.07亿kW·h,水泥98.1万t。有耕地20.74万hm2;农业总产值76.04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81.6万t,油料3.32万t,柑橘2.66万t,肉类22.1万t,水产品4.93万t。京广、浙赣、湘黔3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公路有至长沙、湘潭、醴陵、浏阳等地的干线。湘江贯通南北,20吨级船只四季通航,港口货物吞吐量295万t。有中南林学院和中国包装工程学院等高校5所,在校学生16325人。城市建成区面积63km2。市区铺装道路长418km,面积340.5万m2;公交营运车辆522辆,年客运总数8672万人次;自来水日生产能力250万t,年供水总量4.18亿t;园林绿地面积2046hm2,建成区绿化面积2340hm2。名胜古迹有周楚贤人老莱子墓、秋瑾故居和建宁古城遗址。株洲市2004年底市区人口784994人。 株洲市 株洲市株洲古称建宁。214年,三国东吴在此设建宁郡。唐太宗贞观元年,建宁并入湘潭。古时,当地多槠树,湘江过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称槠洲。到1190年(南宋绍熙元年)正式定名为株洲。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在东经112.6°-114°,北纬26°-28°之间,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 ☚ 岳阳市 湘西(吉首) ☛ 株洲市位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沿岸。境内平原、低丘相间,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951年设市,面积415.6平方公里,人口55万。工业以机车制造、化工、麻纺著称,京广、浙赣、湘黔三铁路交点,为江南重要铁路枢纽。 株洲市概况/株洲市区/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 ☚ 宁乡县 株洲市概况 ☛ 株洲市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居湘江下游。东与江西省萍乡、吉安二市相邻。东汉建安十九年 (214),孙吴在此设建宁郡。唐贞观元年 (627) 建宁并入湘潭。南宋绍熙元年(1190) 正式定名为株洲。因古时当地多槠树,湘江过而多沙洲,故株洲又称槠洲。原为湘潭县辖下的一个小集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6月分湘潭县株洲镇等13个乡镇设立株洲市 (县级),属长沙专区。1956年11月升为省直辖市。1965年4月划株洲市的部分行政区域建立株洲县,由株洲市管辖。1966年1月加辖株洲市郊区。1970年7月又加辖东、南、北三区。1983年2月起辖东、南、北、郊四区和攸县、茶陵、酃县、醴陵、安仁5县。1983年7月安仁县划回郴州地区。1985年5月撤销醴陵县,设立醴陵市 (县级)。1994年4月酃县更名为炎陵县。1997年5月撤销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调整设立荷塘区、芦松区、石峰区、天元区。现株洲市辖天元区、荷塘区、芦松区、石峰区、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市人民政府驻天元区。总面积1126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2%。 ☚ 平江县 株洲市区 ☛ 王纾青/匡邦宝/汤飞凡/刘夕惕/">刘天/李宾门/李超卓/张紫赓/林辉衡/荣仁甫/贺敬业/黄方国/黄朝坊/潘世宬/廖润鸿/龙伯坚/刘燮/刘声涛/朱二/陈金岐/贺升平/斋慧和尚/蔡贻绩/尹典礼/刘国镇/刘符三/陈本礼/陈文彩/周仰溪/彭映昌/谭三伯/罗万言/罗斯年/周文玉/唐祖官 ☚ 易见龙 王纾青 ☛ 株洲市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古称建宁,三国时吴蜀曾在此隔江对峙。1951年由湘潭县析置。湖南省直辖市,共辖东、南、北、郊4个区和株洲、攸县、茶陵、炎陵4县。面积11420平方公里,人口360万(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人口63万)。市区依山傍水,湘江之西为狭窄冲积平原,湘江之东为丘陵地。境内四周高中间低,为向心河谷盆地,湘江流贯,常年通航。京广、浙赣、湘黔铁路在此交汇,是我国南方铁路交通运输枢纽。株洲火车站为全国特级站,株洲北站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编组站。主要矿藏有煤、铁、钨、铅、锌、锡、铀、高岭土等。是湖南新兴工业基地,有机械、冶金、电力、机车车辆、电子仪表、轻工、化工、建材、麻纱、应用电器等。为我国最大硬质合金生产基地和电力机车生产和科研基地。农作物除水稻、棉花、油料外,有烤烟、松脂、席草、茶叶、柑桔等。市区有奔龙公园,石峰公园;市郊有秋瑾故居。 ☚ 长沙市 湘潭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