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化”以后,作为生产资料的牛、马、骡、驴改归集体所有,作为生活资料的猪、羊、禽、兔仍由农户分散饲养,一家一户仅能养几头猪、几只羊、几只鸡、几只兔,形不成规模生产。70年代后期,曾试图办大猪场,实行养猪机械化,有些单位也搞了一些土机械,终因技术和管理问题没有解决,得不偿失,纷纷下马;集体办了一些畜禽养殖场,大都规模很小,饲养畜禽所占比重不大。见表4-4-6。
表4-4-7 1990年畜禽饲养专业户饲养畜禽数
这些集体办的畜禽场,虽经多年努力,但因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逐年减少,到1985年已所剩无几,有些场则改变了原来的管理体制,改由农民承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也不断进行调整,畜产品从国家二类物资管理逐步放开,大大调动了农民饲养畜禽的积极性,畜禽饲养专业户便应运而生。1985年统计,畜禽饲养专业户已达到7. 7万户,1990年发展到21.41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1.4%。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实践,为扩大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见表4-4-7。 与畜禽饲养专业户发展的同时,另一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国营、集体和个体联办的畜禽养殖场也在不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这类猪场345处,养猪14万头,场均养猪349头;有鸡场2 277处,养鸡2 274万只,其中肉用鸡占45%左右,场均养鸡9 988只,有养牛场95处,养牛1. 48万头,场均156头。这种规模经营投入大,收益高,但风险也大。除以上两种形式外,还有综合经营形式,即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全省各地都有许多这类典型,其好处是:可以迅速接受新的饲养技术和新的饲养管理方法;可以引进优良品种;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有较强的竞争力。这是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 二、生产水平与现代化建设 (二)产值产量不断上升 ☛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化”以后,作为生产资料的牛、马、骡、驴归集体所有,作为生活资料的猪、羊、禽仍由农户分散饲养,一家一户仅能养几头猪、几只羊、几只鸡,形不成规模生产。70年代后期,曾试图办大猪场,实行机械化养猪,终因技术和管理等问题没有解决而纷纷下马。社队集体办了一些畜禽养殖场,大都规模很小,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逐步减少,大多改由农民承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取消了畜产品统购派购,大大调动了农民饲养畜禽的积极性,畜禽饲养专业户应运而生,为扩大经营规模奠定了基础。养奶牛专业户户均饲养奶牛5头以上;饲养肉牛专业户户均年出栏肉牛2头以上;养鸡专业户户均存栏鸡500只,年出栏肉鸡1万只。如银川市郊区掌政乡洼路村饲养奶牛专业户祁国亮,饲养奶牛147头,成年母牛年均产奶量达到6 200公斤,饲养奶牛年纯收入15万元;平罗县农牧场孙登山饲养肉牛268头,年纯收入10万元;同心县韦州镇韦二村养羊专业户郭彦峰养羊800只,年纯收入5万元。规模经营有利于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引进优良品种,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有较强的竞争力。 ☚ 二、生产水平 (二)产值产量不断上升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