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产下降
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1959—1961年的3年经济困难。
在这3年中,浙江的粮食、生猪、蚕茧等连续3年减产,油菜籽、黄红麻、茶叶、糖蔗、柑桔等连续2年减产。1961年同1958年比较,全省农业总产值下降24%,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分别下降16.2%和44. 8%,粮食亩产从296公斤下降到25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从308公斤下降到248公斤。
在这3年中,浙江省不少地方在粮食征购中购了过头粮。1957年全省国家征购量占当年全社会粮食总产量的33%,1958年和1959年分别占37%和38%,1960年和1961年粮食严重减产,但粮食征购量仍分别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35%和33%,使农户留粮水平下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包括口粮、种子、饲料粮)连续3年(1960—1962年)都在225公斤以下,不得不实行“瓜、菜、代”。1960年,全省农村外流人口5.8万人。嘉兴县1957年有耕牛25 684头,1960年减少为20 173头,减少21.5%,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在3年困难时期,浙江有部分地区的农民自发地实行包产到户。据中共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1962年统计,全省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约占生产队总数的2%—3%。最多的新昌县,832个大队中有472个搞包产到户,占大队总数的57%;4 881个生产队中有2 735个包产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