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产性消费
1. 生产费用支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随着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家庭经营生产消费的支出项目逐年增多,消费额快速增长。1980年农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人均30.34元,到1992年高达405.77元,平均每年增幅为24. 1%。
(1) 农、林、牧、渔等费用支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费用支出的绝对值逐年增加,但在整个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1983年该项支出人均为90. 73元,1992年上升至307. 17元,平均每年递增14. 5%;占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的比重,由1983年的91. 8%,下降为1992年的75. 7%,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费用支出,1983年人均为50. 11元,1992年上升为108.38元,平均每年增长8.9%;牧业费用支出,1983年人均为38. 93元,1992年上升为184. 35元,平均每年递增18.9%。
(2) 工业、建筑业等费用支出,包括工业生产耗用的原料、燃料、电费以及小型工具的购置、维修等开支,1985年人均支出为9. 64元,1992年上升为63. 35元,增长5. 57倍,平均每年递增30.9%。
(3)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费用支出,包括为运输所耗用的燃料和小型工具的购置、维修等开支,以及经营商品、食品和提供服务活动的开支,1985年人均支出6.65元,1992年上升为35. 25元,增长4.30倍,平均每年增长26.9%。
表7-4-3为浙江省农民家庭人均生产费用情况。
表7-4-3 1980—1992年农民家庭人均生产费用情况
单位: 元
年 份 | 1980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家庭经营生产费用 | 30.34 | 49.58 | 98.80 | 107.69 | 141.74 | 153.04 |
其中1.种植业 | — | — | 50.11 | 53.61 | 56.80 | 58.28 |
2.牧业 | — | — | 38.93 | 41.52 | 59.74 | 65.26 |
年 份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家庭经营生产费用 其中1.种植业 2.牧业 | 176.23 66.49 66.98 | 223.23 79.58 96.14 | 253.94 98.79 104.72 | 296.24 108.72 127.14 | 352.12 117.04 155.54 | 405.77 108.38 184.35 |
2.生产性固定资产费用支出。农民家庭成为独立生产核算单位以后,为扩大再生产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支出逐年增长,1981年户均为7. 39元,1992年上升到268.78元,平均每年以38.6%的高速增长(表7-4-4)。到1992年末,平均每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2 177. 62元。其中:大中型铁木农具83.21元,农林牧渔业机械395. 38元,工业机械250.54元,运输机械238.51元,生产用房972.53元,役畜、产品畜99.04元。
表7-4-4 1980—1992年农民家庭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情况
单位: 元
年 份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7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 7.39 314.00 | 25.15 399.70 | 46.71 585.50 | 46.02 781.50 | 80.90 1 024.80 | 154.11 1 408.70 | 128.18 1 900.20 | 140.41 2 177.60 | 283.42 | 268.78 |
其中:大中型铁木农具 | — | — | 25.00 | 35.90 | 36.90 | 55.10 | 62.70 | 91.20 | 83.90 | 83.20 |
农林牧渔业机械 | — | — | 14.00 | 26.70 | 48.80 | 69.20 | 143.30 | 90.70 | 360.60 | 395.40 |
3. 生产费用商品性消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家庭经营生产消费的商品性比重逐年上升。1983年农民家庭经营生产消费的商品性消费占67. 6%,自给性消费占32.4%,到1992年商品性消费比重达到86. 9%,自给性下降为13.6%。其中种植业、畜牧业变化较大。1983年种植业商品性消费的比重为82.3%,到1992年上升为94.2%,自给性消费的比重则由17.7%,下降为5.8%;牧业商品性消费由1983年的40. 7%上升到1992年的75. 4%,而自给性消费则由原来的59. 3%下降为24. 6%,牧业生产消费已由自给性消费为主转变为商品性消费为主(表7-4-5)。
表7-4-5 农民家庭经营生产费用商品性及自给性消费情况
单位:%
年 份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家庭经营生产费用支出 商品性消费比重 自给性消费比重 种植业生产费用支出 商品性消费比重 自给性消费比重 | 100.0 66.8 33.2 100.0 | 100.0 57.9 42.1 100.0 | 100.0 67.5 32.5 100.0 82.3 17.7 | 100.0 70.7 29.3 100.0 83.5 16.5 | 100.0 75.7 24.3 100.0 85.9 14.1 | 100.0 73.0 27.0 100.0 85.1 14.9 | 100.0 76.7 23.3 100.0 87.8 12.2 | 100.0 78.6 21.4 100.0 88.2 11.8 | 100.0 83.5 16.5 100.0 92.4 7.6 | 100.0 80.6 19.4 100.0 92.6 7.4 | 100.0 82.7 17.3 100.0 92.5 7.5 | 100.0 86.9 13.1 100.0 94.2 5.8 |
牧业生产费用支出 商品性消费比重 自给性消费比重 | 100.0 | 100.0 | 100.0 40.7 59.3 | 100.0 46.0 54.0 | 100.0 52.0 48.0 | 100.0 49.9 50.1 | 100.0 52.1 47.9 | 100.0 66.6 33.4 | 100.0 68.8 31.2 | 100.0 62.0 38.0 | 100.0 68.0 32.0 | 100.0 75.4 24.6 |
4. 生产消费实物量。
(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量。1983—1992年10年间,全省化肥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83年户均414.22公斤,投入最多的1991年户均为508.00公斤,最低的1985年为397.42公斤; 饼肥逐年减少,1983年户均为19.9公斤,至1992年下降为5.22公斤;农药使用量,1983年户均为10.4公斤,1992年为8.35公斤,使用最多的1991年为10. 66公斤,最少的1984年为5.08公斤; 农用薄膜消费量,1983年户均1.60公斤,1986年下降为0.53公斤,1990年上升为1.30公斤,1992年又下降为1.21公斤;生产用柴油、汽油呈快速上升势头,1983年为3.8公斤,1992年达30. 93公斤 (表7-4-6)。
表7-4-6 农民家庭户均主要生产资料购买情况
单位: 公斤
年 份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化 肥 饼 肥 农 药 农用薄膜 生产用柴油 生产用汽油 | 414.65 19.9 10.4 1.60 3.80 | 470.23 21.0 5.08 1.32 6.69 0.05 | 397.42 21.12 6.59 0.55 11.87 0.06 | 448.15 14.79 5.70 0.53 11.86 0.01 | 468.65 11.98 6.67 0.67 17.87 3.56 | 442.05 7.38 5.59 0.77 24.47 4.74 | 442.12 6.79 7.02 0.79 18.93 4.31 | 494.31 5.71 9.12 1.3 18.83 1.86 | 508.00 7.11 10.66 1.22 20.92 1.02 | 446.22 5.22 8.35 1.21 25.60 5.33 |
(2) 生产性固定资产添置量。1985年末,全省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0.21辆,拖拉机1.74辆,机动脱粒机8.39台,胶轮大车36.41辆,抽水机0.63台,水泵0.83台,机动船0.81条,役畜6.8头,产品畜35.7头。到1992年末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0.26辆,大中型拖拉机0.07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机4.10台,机动脱粒机21.22台,胶轮大车4.00辆,胶轮手推车39.00辆,抽水机5.22台,水泵5.41台,机动船2. 11条,役畜6.67头,产品畜21.11头。
5.上缴国家税收。1983年,浙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国家税收由农民直接承担,由农户直接上交的国家税收逐年增长,1983年人均上交国家税收5.77元,至1992年达到15.14元,平均每年增幅为13.2%。
6.上交集体承包款。1983年全省农户上交集体承包款人均为4.93元,1987年降至3.84元,下降22.1%,平均每年下降6.0%。1988年以后,加强了村级经济建设,农民上交集体的承包款也转降为升,至1992年人均上升为10.99元,比1987年增长1.86倍(表7-4-7)。
表7-4-7 1983—1992年农民人均上缴税款、上交集体承包款情况
单位: 元
年 份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交纳税款 上交集体承包款 | 5.77 4.96 | 6.58 4.48 | 7.84 4.39 | 8.84 4.33 | 9.88 3.84 | 11.00 4.22 | 13.28 4.88 | 13.54 7.14 | 14.00 10.45 | 15.14 1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