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态环境状况
根据天津市自然环境特点、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结构及作物布局等状况,全市可划分为蓟县丘陵山地林牧区、平原洼地农牧区及东部滨海滩涂渔农区。
1.蓟县丘陵山地林牧区。包括蓟县全域,山地丘陵和平原洼地约各占一半,占全市总面积的13.34%。有耕地5.6万公顷,占全市耕地的14.38%,南半部平原洼地以粮食为主,北半部丘陵山地以果品为主,水产品主要集中在东部于桥水库库区周围。该区气候条件不稳定,灾害性天气较多,是雹灾多发区,水土流失严重,近10多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大力进行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34%,该区自谷地、丘陵到山区,形成多层次立体结构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农林牧多样化同步发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的条件。该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市最大的果品基地,果园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市的35.8%和40%。同时该区也是建材生产基地和旅游景区。
2.平原洼地农牧区。包括东丽、西青、津南、北辰四个郊区和静海、宝坻、武清、宁河四个县。总面积为7 900多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6.29%,其中耕地38.2万公顷,占全市79.12%,该地区较平坦低洼,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13米之间,有大小洼地数十个,其面积约10多万公顷。该区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较大,林木覆盖率为8.9%。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四个郊区是全市主要商品菜基地、淡水鱼养殖基地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此外,宁河县为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武清县、宝坻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宝坻县还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天津四大名菜(青萝卜、韭菜、葱头、大白菜)和传统出口农产品红小豆就出产在四郊和武清县。大型畜禽养殖场也主要集中在该区,为改善和提高居民膳食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3. 东部滨海滩涂渔农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滨海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全区总面积2256.78平方千米,地形平坦、地貌单一,由西向东倾斜,属冲积海积平原区,天津市的海岸线均在该区,总长度152.8千米,滩涂面积310.61平方千米。区内沼泽土伴有盐渍化现象,滨海盐土地下水矿化度高,多开垦种植水稻及晒盐。滩涂局部地段种植大米草。全区耕地面积3.1万公顷,本区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库塘构成本区海淡水渔业生产基地。1995年水产养殖面积7 772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4 160公顷。海水养殖产量1 615吨; 淡水养殖产量14 014吨,粮食作物,塘沽、汉沽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大港区以小麦、玉米为主,汉沽区还是全市葡萄酒原料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