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噫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噫嘻

噫嘻

《诗经·周颂》篇名。《诗序》说是周王“春夏祈谷于上帝”所用乐歌。今人多认为是周成王春耕前祭祀先公先王所用助祭之诗。诗中写到监督“农夫”进行大规模耕种,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可作为研究西周社会经济形态的史料。或说系周康王时期作品。

☚ 荡   载芟 ☛
噫嘻

噫嘻

《诗经·周颂》篇名。《毛诗序》云:“《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三家《诗》同。此诗主题的解释,古今学者分歧极大。除《毛诗》外,有以为此成王戒农官之词(朱熹《诗集传》),有以为此康王春天祈谷祭祀之诗(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有以为此成王祈呼上帝之助的农事诗(戴震《毛郑诗考正》等),有以为写成王籍田,告诫农奴之词(高亨《诗经今注》等),迄无定论。此诗反映周初的农业情形,具有很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对主题及个别字句(如“骏发尔私”的“私”)解释的不同,此史料可以证明何种历史事实,尚属学术界争鸣的问题之一。全诗一章,八句。语言概括精炼,叙事明白而有气势。

☚ 臣工   振鹭 ☛

噫嘻

 噫噫成五,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这是一首周王在举行始耕典礼时演唱的乐歌,创作年代大约在周成王时期。以诗赞美了成王率领百官省耕,慰劳农夫、祈祷丰年的言行。
 诗里明确写到: 可敬的成王已经把有关农业生产的问题向田官们讲明白了。又率领众多农夫播种那五谷杂粮。他号召农夫们快快开垦私田,(骏: 迅速) 抓紧耕作,同时号召农夫们通力协作,在公田里进行大规模的劳作。(耦: 双人耕作)
 此诗全篇无韵,语言朴实无华,文学色彩不太浓厚,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周代农业生产的形象画卷,它涉及到了当时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农业生产的规模等问题,以及大小官吏的责权等等。郭沫若先生在《青铜时代》一书中曾引此诗中的史料与甲骨卜辞互相印证,论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一些重要特点。在全诗所反映的周代社会生活的几个侧面当中,有关公田、私田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
 所谓公田就是奴隶主的土地,私田则是奴隶们的“民田”,是天子的“富民”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也是调动农夫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周统治者给私田以应有的地位,曾经促进了周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公田里生产规模非常大,末句讲的“十千维耦”虽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却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状况。此诗显而易见是研究西周时期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状况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诗经《噫嘻》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噫嘻》


赞美成王,颂扬他曾命官儿率民耕种。
噫嘻成王! (一) 啊,多好呀,成王!
既昭假尔。(二) 曾召集你们来把话讲。
率时农夫,(三) 率领这些农夫们,
播厥百谷。(四) 播种百谷莫遗忘。
骏发尔私,(五) 快点儿带着你的农具,
终三十里,(六) 面对这三十里广阔的地方,
亦服尔耕,(七) 大伙儿都来耕地呀,
十千维耦。(八) 万人出动,配呀配成双。


注 释
(一)郑玄:“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
胡承珙:“考《说文》无嘻字。言部:譆,诵也。又诶,可恶之词。一曰诶。然《春秋传》诶诶出出,今《左传》作譆譆出出。是诶、譆字通。又口部:唉,譍也。与言部:诶、然,同义。《方言》欸、瞖,然也。《广雅》:‘欸、瞖、然,譍也。’是诶、唉、欸三字,皆瞖声之词。此《传》云:嘻,和者。《说文》:‘和,相譍也。’盖以噫为叹,而嘻和之。……诗噫字,疑即譆之假借。”
(二)朱熹:“昭,明。假,格也。……此连上篇亦戒农官之辞。昭假尔,犹言格尔众庶。盖成王始置田官,而尝戒命之也。”
(三)朱熹:“时,是。”
(四)郑玄:“播,犹种也。”
(五)郑玄:“骏,疾也。”
郭沫若:“骏发尔私的私,注家均称为私田,这是所谓增字解经。其实只是指各人所有的家私农具。”
(六)毛亨:“终三十里,言各极其望也。”
(七)郑玄:“亦,大。服,事也。”
(八)朱熹:“盖耕本以二人为耦,今合一川之众为言,故云万人毕出,并力齐心,如合一耦也。”

注 音
假ge格 耦ou偶

诗词作品《噫嘻》鉴赏和精讲 - 可可诗词网

噫嘻

 

 噫嘻成王, 既昭假尔。
 率时农民, 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 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 十千维耦。


 此诗选自《颂》中的《周颂·臣工之什》的第二篇。
 《周颂》产生年代是武王(姬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的西周前期。一般认为其中最早的作品是《清庙》、《维清》,产生于武王时代;最晚的如《执竞》,是昭王时的作品。《周颂》时代前后历一百多年,收入其中的共有31篇。这些诗在形式上都是祭祖酬神之乐歌,似乎价值不高。但在《周颂》中就有一些有关生产的祭祀诗,却值得重视。如《臣工》、《载芟》、《良耜》和《丰年》等,都是春夏祈谷、秋冬报赛、陈述农功的祭歌,也可以说是纪录当时农牧生产的农事诗。现在选讲的这首《噫嘻》,也正是这类诗中的一首。
 《噫嘻》篇幅不大,只有八句三十二个字,其中心内容是什么? 《诗序》说它是“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是一首祭天保丰年的乐歌。但后世直至当今,异说纷纷,迄无定论,我们当细细研读。


 ****


 这首诗虽属短制,仅四言八句,但文字障碍却不少,需作一些疏通以后,才能体会诗意。这也是《诗经·颂》诗中的一个特点:形式平实,文字雅训,不易读懂。下边逐句解说——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噫嘻,赞叹词;成王,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君王,是其生时之称呼,自周文王开始,在此时即自号“文王”,不像后世君王的死后被封之谥号。这两句是说:多好哇,英明的成王,已经明白地告谕过你们(一说,成王既已将其诚敬之心表达于上帝)。这里的既,已经的意思;昭,明也,也有晓示之意。关键在于假字应作何解?歧见颇多。高校读本列了二说:一是通作“格”,至也。“昭假”,谓显示其敬诚之心,以通于神。二是援郭沫若说“昭假”,有招请之意。另外,高亨另持一说,言“假,读为嘏(gǔ,古),告也。”(详见其《诗经今注》)对此作上述语译,是从了高说。句末的尔,原是单指代词,即你。因为这里是成王对属下臣民的告诫,因而,以复数代词作解,似更妥一些。下边两句——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率,率领;时,作“是”,此也。厥,语助;百谷,谷类总称。《书·舜典》有云:“汝后稷,播时(莳)百谷。”这是说,现在,成王又亲自带领农夫们,播种了各种谷类作物。
 周人自后稷开始,世代重农。每逢农事重要季节都要举行典礼。如在春播前举行“馌”礼(表示给农夫送饭);在秋收后,举行“饗”礼(表示庆祝丰收,上告苍天和祖宗,陈述农功);在春播时,还要举行“亲耕籍田”之礼。所谓“籍田”,即天子亲耕之田,以供祭祀之用。当时周天子有大量公田,其中天子有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按规制,务必由天子亲耕,且每逢亲耕之前必须举行隆重典礼,以示重农。天子真的亲自耕种了吗? 当然不会全部亲耕,那是名义上的。实际上自然由农夫代耕,但是会来一点象征性的劳动。所以,诗歌说天子亲自带领农夫们播种百谷。接着——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这里的骏,可有二种解释:一是作“大”解。是今朱编读本注释;一是作“疾”解,是古代《郑笺》的说法,今人高亨等人从之。我认为两说均通,但我倾向于后一说。所谓“骏发”,即迅速开发。若说“大大地开发”,也未尝不可。但在这里取其“迅速”之义,有一个“不悮农时”的紧迫感,似乎更妥一些。私,即指私田,即分给农夫种的自耕自收的部分土地。终,完全或尽的意思。这里的三十里,应作何解很重要,因而歧见也多。有的认为“天子指定三十里的荒地让农夫们开辟成私田”(范氏《通史》);有的说“奴隶主命令一万个农业奴隶要在三十里面积的土地上(未言明公私,也未分荒熟),从事辛勤的生产劳动”(刘大杰);还有高亨认为:“三十里,公田私田的面积方三十里,共九百方里,每方里九百亩,合计八十一万亩,这是约数”。我基本上倾向于高说,但略有不同。所言“三十里”,即在方圆三十里之土地上,不分公私、不论荒熟,都要好好地经营与开发。因此,这二句可以这样语译:
 赶快起土耕种你们的私田吧! 同时,要把方圆三十里的公私土地,统统都得经营好、开发好。
 最后两句说——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亦,语气词;服,《郑笺》:事也,从事之意。维,语助。耦,两人各持一耜骈肩而耕,而非两人共扶一犁并耕。这就是说,成王在最后号召大家勤奋耕作,并显示当时从事耕种的规模很大,足足有两万人,都是一对对地各扶一犁并肩耕作。
 诗中明明写着:“十千”,是一万,怎么变成了“两万”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耦”的理解上。《郑笺》:“耜广五寸,二耜为耦。”朱熹《集传》却说;“耦,二人并耕也。”这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人各执一耜(即犁)同耕一尺宽的土地。因为两耜(一耜宽五寸)合耕,耕出的地宽度恰为一尺(王力语)。这就很明白了:“耦”,是两人各掌一犁合耕,不是两人共执一犁并耕。“十千耦”(去掉当中的语助词“维”),不就是“十千对”吗?两个“十千”还不是两万?现在,许多书如朱编“读本”、高亨“今注”、刘大杰“文学史”和江荫香的“译注”(影印本)等等,都注“十千”为一万,而无视“耦”字的存在。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场面,确实很广大,采用的耕作方式是“耦耕制”,而且是一群一群人“同田生产”的集体劳动。这些折射出当时曾是隶奴制社会的影子。这首诗确有巨大的历史参考价值。


 * * * *


 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可能没有什么特色,但在其它方面却不无研究价值。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在学术研究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主要是:
 一、首先需要研究一下此诗之题旨何在?

 古今学者对此诗之题旨,一直存在若干分歧:
 最早的《毛诗序》云:“《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是说天子春祭祈求老天保丰年的乐歌。后世学者往往附和,但也有许多异说。比如:
 郭沫若认为:此诗是“成王亲耕之前,昭假(招请)先公先王,史官们把此事做成颂歌来助祭”。即是说,它是一首并非祭天而是祀祖的祭祀诗。
 高亨与此不同,说它是“周成王举行亲耕籍田之礼在宴会上所唱的乐歌,歌辞是告诫农奴。”建国前的一些注诗家,也有类似说法。如江荫香认为:它与《臣工》一诗同样,也是“周王告诫农官的诗”。
 王力在自己编撰的《古代汉语》一书中,却明确地指出:“这是周歌颂成王教民勤于农事的诗”。
 如上数说,孰是孰非呢?
 我看,还是以“高说”与“王说”为是。在前边诗歌串讲中,已表示了这个倾向:即这是一首天子亲耕典礼上的乐歌,其内容不是祭天祀神,也非招请先公先王,而是周天子向自己属下(包括农官和臣民)发布告谕,要他们不违农时,大搞垦植,发展生产。我认为,这样比较符合诗作之本来面目,因为作品本身已提供了根据。比如:
 一是,开首即赞叹成王亲率农夫播种百谷,显然是指亲耕籍田之事;
 二是,全诗并无像《丰年》、《载芟》等其他祭祀诗那样缀以“以洽百礼、降福孔皆”等求神赐福之词,而多为平实的祈使口吻的告诫语,确像教民勤于农事的天子“圣谕”。
 三是,反映的主要内容,是当时大规模的奴隶生产劳动的实况。如果抛开古注旧说而从诗意诗情来看,它完全是一首记实性很强的农事诗。
 二、那么,它的学术价值又在哪里呢?

 诗幅虽只有八句,但却有重大的史料内容与价值。其理由是:
 第一,它反映了当时的劳动场面异常广阔。你看,这里一下就容纳“万耦并耕”,几万人出动劳作,说明生产规模之大,若非隶奴制下的集体劳动,决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他们这种集体劳动,主要地为天子公田服务,同时,也为自己种着一定数量的私田份地。诗中所说的这种“公田代耕制”,实质上是一种劳役地租制。据此说明,当时社会经济性质,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奴隶主所有制。但从耕种者享有一定数量的私田经营,却又反映了一个令人注意的重要迹象,即:当时社会经济中很可能开始有了某种程度的封建制因素,或者说,正存在着孕育“新制萌芽”的胚胎。正因这个缘故,引来了若干史学家和经济史家青睐,他们常常征引《诗经》这类诗的材料来对这一时期社会性质的研究。《噫嘻》、《载芟》、《良耜》等,都是常被光顾的重要诗篇。
 第二,农夫,也称农人、庶人、野人——即农业奴隶,是西周社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就以此诗来说,两万人要耕种方圆三十里计八十一万亩土地,每对人(耦耕)平均要种上八十亩零五分。可以想见,他们的劳役是十分沉重的,劳动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这也说明,他们对于“成康盛世”付出很多,贡献极大。正如后来的“亚圣”孟轲所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广大奴隶们的辛苦操劳,确实为西周前期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诗歌也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重农思想”。“重农”原是周民族先世创立的优良传统,周族始祖姬弃(即后稷),就是尧、舜时代的农官,后奉为“五谷神”、“农神”后稷曾孙公刘自邰迁居豳地后,积极开拓田畴,划分疆场,分配土地,并“取厉取锻”改进农具,提高生产技术,还开始“彻田为粮”,以农为本立国。及至古公和文王继续坚持与发扬这个“重农”国策,使周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在成王时代,还坚持着“天子亲耕籍田”制度,虽只是搞一点象征性的劳动,但也说明他们并没有丢弃这个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这在当时来说,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对后世来说,它对我国所以长期坚持“以农立国”,恐怕也有不小的影响吧!

《诗经》篇文之《噫嘻》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注释】①噫嘻:赞叹声。②昭假:明白告谕。尔:指代农官。③时:此,这些。④厥:其,那。⑤骏:迅疾。发:颁发。私:“耜”字之误。即耕具。⑥终:耕完。⑦服:从事。⑧耦:两个犁头。《周礼·考工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鉴赏】这是周成王举行“耤田”典礼之诗。
 《国语·周语》载虢文公谈及“耤田”典礼时说:“王耕一坺,班三之,庶人终于千亩”。其意是说,在举行“耤田”典礼时,“王”只是将犁杖推一下,“公”推三下,“卿”推九下,“大夫”推二十七下,最后由农夫“终于千亩”。这就是“耤田”典礼的主要内容。试看,诗中的农夫“终三十里”与史中的“庶人终于千亩”,其文意是多么相似。由此可见,这确是一首举行耤田典礼时所唱的歌。
 全诗一章八句。诗中明言“噫嘻成王”,可知此诗非成王所自作,而这位“噫嘻”者定为成王的代言人。若与性质相近的《臣工》篇联系起来看,那位“嗟嗟”者为周公,这位“噫嘻”者也应为周公。因此,这首诗中实际上有四类人物:一是成王,他是命令的发布者;一是周公,他是命令的传达者;一是农官,他们是命令的承受者;一是农夫,他们是命令的执行者。全诗均为周公向农官传达成王的命令之词。“噫嘻成王”一句,不仅含有赞美的意味,而且还点明了诗的主格。这里的“成王”确为生成王,因为下句“既昭假尔”的主格正是成王。其意是说,啊啊成王,既已明白告谕你们这些农官。接着,成王的命令更为具体:一是命令农官率领农夫,去播种那各种谷物;二是命令农官赶快分发耕具,将三十里田亩耕完;三是命令农官从事自己的督耕工作,要在一万张犁杖上都装上两个犁头。不用说,这完全是为提高生产效率,能尽快将三十里田亩耕完。这“十千维耦”正描写出在“三十里”田野上大规模集体生产的盛况。
 《诗序》说:“春夏祈谷于上帝也。”诗中无有向上帝祈祷之意,故此说无据。朱熹《诗集传》说:“盖成王始置田官,而尝戒命之也。”农官自古有之,况且武王对农业极为重视,岂待成王始置农官?再说,“尝戒命之”亦属泛论,仍未明此诗究竟作何用。

诗词《噫嘻》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噫嘻

 
 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 终三十里。亦服尔耕, 十千维耦。

 
 【注释】 ①噫嘻:叹词。昭:明,表明。假:“格”之借字,至。尔:你,指先王之灵。 ②时:此。农夫:当指农官。 ③骏:大。私:指私田。 ④服:从事。耦:古时耕作要两人结组,称为耦。
 
 【译文】 啊!我周成王!把他的敬意对先祖表明。他还率领这些农官,去把那百谷播种。要大力开发你的私田,三十里处方到尽终。还要从事你们的耕作, 两万奴隶结对耦耕。
 
 【集评】 清·牛运震:“‘噫嘻’二字更深浑含蓄。……‘十千维耦’ 古句廉悍。”“质劲自然沉厚。”(《诗志》卷八)
 今·陈子展:“发端二句,不直祈于天,但祈于配天之先王。突兀用一‘尔’字,如闻祈呼之声也。” (《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
 
 【总案】 这首诗可能是周成王祈谷、祭上帝、告诫农官的诗。从中可看出周初公田、私田制度的一些情况和奴隶们大规模的劳动场面。
噫嘻

噫嘻

[原文]
噫嘻,成王!
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
播厥百谷。
骏发尔私,
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
十千维耦。
(无韵。)
[译文]
啊啊,我们的成王! 他的明诚祈祷已达到神灵。他率领着这些农夫,播种各种谷物。大力动用你们的耒耜耕具,垦田达到三十里。也从事你们的耕种,上万人成对耕作。
[评介]
《噫嘻》一章,八句。关于此诗主旨,《诗序》说是“春夏祈谷于上帝”之乐歌。三家诗无异说。朱熹《诗集传》则谓“此连上篇,亦戒农官之词”。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此诗乃“康王春祈谷也,既得卜于祢庙,因戒农官之诗”。姚际恒《诗经通论》肯定何楷之说,认为此诗章首有成王昭格之语,可以判定作于康王之世。戴震、马瑞辰、王先谦均认为此与《昊天有成命》称“成王”相同,是其生号,非谥号(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郭沫若《读了关于 〈周颂·噫嘻〉篇的解释》中认为是成王亲耕前祭祀先公先王之诗。综观诸说,本其诗意,这是周成王亲耕祭祀并祈谷之诗。
此诗也是反映西周社会农业经济形态的农事诗之一。周天子春时亲耕,祭祀宗庙并祈祷丰收,督率农业生产。郭沫若说:“周初的农业情形表现得异常明白。农业生产的督率是王所躬亲要政之一。土地是国家所有的,作者大规模的耕耘。耕田者的农夫是有王家官吏管率着的。”可见此诗的认识价值。诗中“终三十里”“十千维耦”描述了大规模农业生产情景:成千上万的人在方圆几十里的田野上从事耕作。诗中的耕作方式是耦耕。《周礼·考工记》中说:“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甽。”甽,指垄的沟。耦耕是二人并耕,一人踏耒掘土,一人引耒发土,培成垄,在垄上种庄稼。
至于诗中 “骏发尔私” 的“私”,毛《传》释为“民田”,学者多感不妥。陈子展《诗经直解》则疑“私”为农器“耜”字之讹。愚以为“厶”为“耜”之初文,亦为“私”之初文,则“私”“耜”同源词也。在奴隶社会,耒耜是由农夫保管的,如《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亦可见其后与“公”相对之“私”义所由来。故诗中的“私”当指耒耜,则于诗意为妥。

☚ 臣工   振鹭 ☛

噫嘻

噫嘻

叹美之词。《周颂·噫嘻》一章:“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毛《传》: “噫,叹也; 嘻,和也。”郑《笺》:“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朱熹《集传》:“噫嘻,亦叹词也。昭,明。假,格也。尔,田官也。昭假尔,犹言格汝众庶。盖成王始置田官,而尝戒命之也。”

☚ 噫   幪 ☛

依稀;噫嘻

◉ 依稀yīxī  模模糊糊,不很清楚的样子。〈例〉~可辨/ ~记得/ ~掩映/ 别梦~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梦里~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 噫嘻yīxī  表示悲痛或叹息。〈例〉~悲哉/ 呜呼~/ 蜀人见物惊异,辄曰~。

噫嘻

有所多大之聲。《詩經·周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毛傳:“噫,歎也; 嘻,和也。” 鄭玄箋: “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噫嘻
噫嘻  yīxī

足太陽膀胱經穴。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處。以手壓穴,令病人呼噫嘻,噫嘻應手,故名。主治咳喘,胸痛,癲疾。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素問·骨空論》:“大風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挾脊傍三寸所。”《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譩譆主治久瘧病,五藏瘧灸藏俞平。”

噫嘻yī xī

〖叹词〗
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表示悲痛、感叹等感情。可译为“哎呀”(4)。《吊古战场文》:呜呼!噫嘻!时耶命耶? ——唉!哎呀! 这是时势造成的呢?还是命运造成的呢?《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 ——哎呀! 可悲呀! 这是秋天的声音,为什么要来呢? 《后赤壁赋》: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噢! 哎呀!我知道你是谁了。昨天夜里,边飞边叫地经过我船头的,不就是你吗?

噫嘻

叹词,赞叹声。《诗经·周颂·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昭假:向神祷告。)

叹词

叹词

表示叹息的语气:啊 哦 哟 咳 哈 呵 唉 唷 唔 嘿 哼 嗯 呜(~呼) 嘻 喂 呔 噫(噫嘻)嗟 噷 咦 唏(唏嘘) 唧 与兮于乎 于戏
表示感叹的语气:吁 呀(哎呀) 噫(噫乎;噫嘻;噫嗟) 呵 啊 嘻 哇 哪 嗐 嗟(嗟嗟;嗟乎;嗟呼) 耶 吓 吧 咄(咄咄) 啰(好~) 唉 哟 嘿(嘿哎) 呃嚯 乎 于(于戏) 矣(夫~哉)兮(美~) 夫(嗟夫;矣夫;已~) 哉 欤 譆 许 好不 乖乖
表示赞美:猗欤 猗与
表示惊叹:哇 噎 哟 唷(啊唷) 简直老天爷
表示赞叹:哇 吧 啊 嘻
表示悲叹:唉 噫(噫嘻)

☚ 悲叹   叹息程度 ☛

噫嘻

经穴名。代号BL45。出《素问·骨空论》。别名五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针灸甲乙经》); 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通过。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疟疾、肩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 或艾条灸5~15分钟。

噫嘻yī xī

亦作“譩譆”。
❶呼叹声。《素问·骨空论》:“厌之令病者呼噫嘻。”
❷惊叹;赞叹声。《医门法律·营卫论》:“噫嘻! 鼻气通于天者也。”
❸姑获鸟的别名。见《本草纲目 ·禽部·姑获鸟》释名。
❹穴位名。《素问 ·骨空论》:“大风汗出,灸噫嘻。噫嘻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