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青海黄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青海黄芪 【名称出处】:《青海省中草药野外辨认手册》 【概况】: 异名 塞完(藏族名)。 基源 为豆科黄芪属植物青海黄芪的根。 原植物 青海黄芪Astragalus tanguticus Bat.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而长,木质,茎平卧,长20~30cm,多分枝,密被白色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长2~5cm,小叶11~19,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7~10mm,宽3~4mm,顶端截形或圆形,基部圆楔形,上面被疏柔毛或近无毛,下面密被长柔毛,叶柄极短,托叶披针形,分离。总状花序腋生,有花4~10余朵,总花梗长4~7cm,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长约4mm,萼齿5,被长柔毛;花冠蓝紫色,旗瓣扁圆形,翼瓣与龙骨瓣均与旗瓣近等长;子房密被长柔毛,柱头具画笔状髯毛。 荚果椭圆形,长8~10mm,宽4~5mm,2室。花期6月,果期7~8月。 (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391页.图37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0~35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草丛。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药性】: 主治 创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