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6_063第三十章以至終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6_063第三十章以至終篇

【第三十章以至終篇】

合天人為一,而節節相乘,句句相發。然而其為道也,動静無端,無始無終,故不可以言語形容盡矣,只道其工夫功效之大,而不言其體之微。然未有無體之用,因其用之顯見費廣而推,則其體之微自在其中。故末章六引咏歎,言未盡之餘意,使讀者諷誦翫味,自至融通,而又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以結之。章句所云‘舉一篇之要而約言之,反覆丁寧示人之意,至深切矣’者,其言儘惓惓矣。然所謂‘至矣’者,非實有有甚物事可奇、可新、可異者,在乎陰陽之外也。天下之事物只是陰陽五行之造化,而其中莫不各有至善恰好之妙存焉。此書所言雖詳於天而略於人,然其實主乎人,只是下學而達于天道之自然也。學者學此事,明者明此理,行者行此道也。其進脩之規模、節度、先後次序盡在篇中,而言雖不續,意實相涵,文所謂‘脈絡貫通,巨細畢舉’,而熟讀詳味,詳略相因,靡有所有餘不足者焉。小注黄氏所論極精且密,學者亦宜詳翫也。
愚竊此書專為教人脩而行之也。一篇之中鋪張許大道理,莫不涵包於篇首三言之裏。聖人過化存神之妙雖不可見,只是率性而已。人物所當行之理,各自備具於其性,而其用也無過不及之差者,即是中庸之道。而此道理元自降生之初,天之所以命之者,固如是之至大至全也。故篇内發明聖人之功德事業,一與天無間。而首發三言之中,精神血脈都在於‘脩道之謂教’五個字。蓋天之賦畀于人,人之所得於天者,初何嘗賢愚之有異?但其氣質不齊,不能皆有以全其性命之正。若無脩道以教,去其累蔽,以致反之之功,則情欲横肆,天地生物之德亦不可得遂矣。一有先覺者生於其間,則天必命之為君師,使之治而教之。如周公得其位,行其道,參天地,贊化育,四海之内,無不被其澤;雖不能行之於時,而追明周公之道,垂之簡策,以詔來世。自春秋之末至五季數千年之間,天喪之歎極矣,而三綱五常猶有所未全泯焉者,是誰之力也?朱子曰:‘當時中國未嘗不被聖人之化。’愚以為不但中國,至如海外蠻貊之類,猶有人獸之别者,亦莫非諸聖賢聲教之所暨也。然斯道之託,只在文字之間而已。及氏作而發明羣聖之道,朱夫子又就遺書訓詁其文句,講訂其義理,至於天人性命之原,吉凶禍福之幾,無復餘蕴。而其脩教復性之方,要不出戒懼、慎獨、明善、誠身而已。人苟從事於斯而勉勉循循,則倚於衡,參於前,而欲罷不能者,自當馴致矣。其於家國天下舉而措之,何患古人之不可及哉?

☚ 16_062第二十六章   16_064中庸管見 ☛
000043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