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硬辅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硬辅币 用铜、镍等贱金属或其合金铸造的金属辅币。 因辅币面额小,流通频繁,磨损快,损耗大,故多用贱金属来铸造。金属辅币较纸辅币耐磨损,使用时间长,节约流通费用。旧中国曾使用硬辅币,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发“国币条例”,规定银铺币种类为:五角银币,二角银币和一角银币3种;铜辅币为二分铜币、一分铜币、五厘铜币、二厘铜币和一厘铜币5种,但未铸造。1917年,天津造币厂曾铸造一分及五厘两种铜辅币。 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57年12月发行了5分、2分、1分3种金属辅币,(即硬分币),1980年4月15日,又发行了1角、2角、5角3种金属辅币,与同面额的纸币价值相等,同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