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2_104第三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2_104第三章 【第三章】李都梁曰:‘此章只是要辨王霸誠僞之分,非是論他功業。其語氣,如云以力假仁者,這便是霸,從霸而指其霸之實也;以德行仁者,這便是王,從王而指其王之實也。若説做以力假仁便可以成霸業,以德行仁便可以成王業,則不但以力假仁是奬進他做假事,即以德行仁之心亦為成功起見矣。’竊意:此章若了立言大意,可自無奬進假事之嫌,況為成功起見之慮,亦所不必。大抵聖門言語,只當據實推究。今試想來,設有大國,若不假名於仁,必霸也不成。假者猶霸,況實仁乎?苟有實仁,雖不假勢於力,而必致人誠服。無力且然,況有力乎?其必從霸功説起者,執世人易見之驗,以證王業必然之效也。大凡勸善之法未嘗埋没假路者,亦不害為開真一道。且若為善得實,則設令有意於功,竟亦何妨?所以都梁之論亦涉曲護。此章只當見一片勸仁大旨而已。大抵仁者,人道之極則也,即以天下為善之法也。故影從水就,可以同天下之情,而為天下之歸。霸者,欛也,假者尚可以柄欛諸侯;王者,往也,真者豈不可以歸往萬國乎?然而同此設施,同此功力,與其出有所待而竟小成之事,何莫出無所待而大有為之道乎?只緣世人看仁不切,輒妄認其為仁者之以力,而不知其無力者之能仁,故以為力必須大,而仁不妨假,此又世俗之通患也。富强之術於是乎肆,仁義之路於是乎塞矣。豈不知此件道理,本有不恕之威、不嚴之肅,順民服求之妙,莫捷而莫神矣。獨不見七十子之於孔子,何嘗是以力之服乎?若使得位,則四方之人皆七十子也,然則但患無如是之德耳。苟有其德,則可以論王業於是德矣。聖門尚德,即此德也;士當尚志,即此志也。 ☚ 12_103第二章 12_105第四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