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45離婁第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45離婁第四

離婁第四

凡六十一章。○正義曰:‘趙氏分之以為上下卷,上卷二十八章,下卷三十三章。’
竊意:以‘離婁’名篇者,揭篇首二字以題篇也。上篇言距詖放淫以閑先聖之意,故此篇承之,專明先王之道,即上篇所以少試於而不能究竟底至心大方也,故以次前篇。一章言必不以先王之道不可得之意。二章言先王之道必以為極,而道此不道此之間,廢興存亡以繫。三章遂明不但上者獨然,而下至庶人;不但古人獨然,而直至當世,莫不皆然之意。到此其指示勸戒之旨盡矣。故四、五章係之以言其本之在身,然後自身而家。故六章言無得罪於巨室,自家而國。故七章言交勝之道,終到天下無敵,洋溢四海,乃仁之極之功,先王之能事止此矣。八章復論人所以不能之故,而曰‘自侮’。九章則明自侮者之不但取侮,抑為仁者之驅矣。人豈可無知恥之念乎?然而至於暴棄者,其可哀也。十章。道何嘗不可為耶?在乎邇易。十一章。即明所以在邇在易之本,故次十二章;即明邇易所以及遠就難之關,故次十三章。夫冉求以一介之士,所以見斥於同門者,以見其立心本領之差也。立心本領之差,害及天下,十四章。故君子必也慎之乎胸中,以正發言運眸之源也,故十五章次之,而係之以十六章聲音笑貌者,良之反也。慎其本如何?恭儉而已。以其此本之莫廋,冉求所以見斥也。聖門實工,此可知矣。
其可以援濟天下也如此,而未得援者,道不可枉也,故十七章次之。失其道而養,則自其子而教有所不行,十八章。況天下乎?故君子之道,必也守身以養志。十九章。養志者,以道養也。以道養志,則親順矣。親順可以正君,將何所不順正乎?二十章。此之謂得其本而末無不得。於其末也何有?何間之有?二十一章以下,皆不求本實而務支末之弊也。殉支末之弊,或至不可憑者,毁譽而憑之;不可信者,易言而信之。教不可以徒行,而或以此而自為焉,則儼然有志于行道者,反有餔啜而止者。二十五章以上。於責樂正之訓,見無實之弊甚可懼也。故聖人有寧失於文而必從其實以為行者,是也。不告非禮,而以為得告者,從實不從文也。二十六章。所以君子於樂生必至其實,二十七章。而化及於天下矣。二十八章。夫所謂先王之道之實如此,前聖後聖之最盛者,而合符者,合如此之符也;揆一者,此揆之一也。一毫有違於此,則何得為先王之道乎?
先王之道必也如此,下一章。故惠民者必有惠民之實以成其仁,下二章。事君者必有事君之實以成其忠,下三章。處世有處世之實以察其幾,下四章。成教之實則在乎君。下五章。而禮也義也,莫不有所以為禮義之實;中也才也,莫不有所以為中與才之實。下六章、七章。是以君子無不為也,而有所不為;下八章。無不言也,而有所不言;下九章。所貴用極,而亦不已甚;下十章。所慎言行,而不必信果。下十一章。赤子心者,致實之德也。下十二章。送死者,效實之地也。下十三章。欲其自得之者,自得乎此也。下十四章。將以反説者,反説乎此也。下十五章。必約,而約者正是約此道也無失也。道不失,然後可以言德,故兩章相次也。
善此之謂善,而亦有實未實焉,服人與養人是也;下十六章。言此之謂言,而亦有實未實焉,蔽賢與用賢是也。下十七章。服人之謂為人,蔽賢之謂自用。為人則孤,無及人之實;自用則小,無將王之實。必也如水乎!有本者如是。故十八章況之以有本之水。論及於此,然後可見人所以為人之實亦異於禽獸矣,而但其微耳,故惟君子得以存之。□聖人之行有如彼矣,十九章以下。然只是存得此而已。或以之著治功於天下,或以之開太平於萬世,無非□在此。此舉□下□而□□□得以統得此緒矣。上篇所以力距遠放之有在者,豈非所明此道而正世之意乎?
此道之細無細,此道之大無大。故二十三章略舉□□精微之義,二十四章略舉充類至盡之意,而可以例求夫聖人之□之道無細無大矣。於是二十五章次之,以見人不可以任性之意。齋戒沐浴者,敬恭謹節,盡其精之譬也,二十六章因言順理之則,二十七章乃其歸也。即乎是事,莫不隨其當而已,則顧何以異乎人乎?然則以異,特在乎所存心爾,故二十八章即君子所以慎其獨之□録也。凡人之所以為人者,專在乎此。故之不同者時也,而同之以心;匡章不孝者名也,而取之以心;之所異者位也,而合之以心。自二十九章至三十一章。然則君子小人之分,不在人可見之地,而在乎人不可見之地,故以末二章結之,而下篇專論聖賢隱微心法。

☚ 12_144第十五 下十 章   12_146第一 ☛
000028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