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39第十四 下五 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39第十四 下五 章

【第十四 下五 章】

孟子蚳音遲。鼃烏花反。曰:‘子之辭靈丘而請士師,似也,為去聲。〔其〕可以言也。今既數月矣,未可以言與?’平聲。○注曰:‘蚳鼃大夫。靈丘下邑。士師,治獄官也。周禮“士師”曰:“以五戒先後刑罰,無使罪麗於民。”孟子蚳鼃辭外邑大夫,請為士師,知其欲近王,以諫正刑罰之不中者。數月而不言,故曰“未可以言與”,以感責之。’○集注曰:‘“似也”,言其所為近似有理。’林次崖曰:‘“為其可以言”,乃解其意;“未可以言與”,是激之使言。’竊意:孟子不但是激之使言,正是諷之以未可言當去爾。蓋蚳鼃之求士師也,既曰有諫正之志,則今至數月之久矣,王之過不為不多,吾之知不為不深,然而不言,則或者有不可言之端。其為可言而來,則必無不可言不去之理,故姑作婉委怪訝之詞,不但疑今日不言之意,並若疑前日請士師之迹。其一句語上,不但諷切其不能言兼,且諷切其素其位。非聖人之言,何以渾全至此,曲當至此,所以能動人得動,而致此錫嘆之化也?
蚳鼃諫於王而不用,致為臣而去。集注曰:‘致,猶還也。’竊意:致即曲禮‘致事’之致。致,本委而與人之意,而注此曰還者,是從已為臣者言還送與他云耳。○李都梁曰:‘孟子但諷之言,未諷之去。不但得孟子言中之意,並得孟子言外之意矣。’録曰:‘為可以言,所以來也;則未可以言,不容不去。都粱之言亦未深察。’
人曰:‘所以為去聲,下同。蚳鼃,則善矣;所以自為,則吾不知也。’注曰:‘人論者譏孟子蚳鼃謀,使之諫不用而去,則固善矣;若自己於王諫不用而不去,故曰我不解其所自為謀者。’
公都子以告。注曰:‘公都子孟子弟子也。以人語告孟子也。’
曰:‘吾聞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集注曰:‘官守,以官為守者。言責,以言為責者。裕,寬意也。’注曰:‘言我居賓師之位,進退自由,豈不綽綽然舒緩有餘裕乎?’○李都梁曰:‘纔不得其職則去,纔不得其言則去,兩則字見一時寬展不得。’又曰:‘不得職去、不得言去,連下兩去字以見己之無官守言責者之可以不即去也。如此,則只是退有綽綽有餘裕。而不退則進,故以進字帶説。’
大全饒雙峯曰:‘餘裕,是寬緩不迫之意。賓師從容規諷,以漸而入,如朋友相似;少焉不入,亦當去,但寬得些子,不如那有官守言責者(任)〔恁〕[1]地逼迫。不得其職,不得其言,則目下便著休。或疑:孔子“不脱[2]冕而行”,與孟子之説不同。曰:正是一般。蓋孔子有去志久矣,特因膰肉不至而行。如於問陳之行,於接淅之行,皆倣此。’
竊意:此章又不當以綽綽不綽綽論其高下優劣之分。若使聖人處官守言責之地,必未嘗不屑於則去。但聖人不處賓師可進可退之地,則必也辭尊辭富,無不得盡職責之量然後處,故竟可無逼迫地頭。此雖非本章説,義不可不知。
十二章見時異而有各當之宜,十三章見位異而亦有各當之宜,此章見時位若同而處又不同。此可見聖門中微密精義,而上章及此章必以動人而使之然者言,則又見此個精義本不是自善一己底,必責其及人與共;又不是聖賢獨能底,正是個人人可幾。至於此章綽綽進退,及下章若可言而不言之義也,又下章若可已而不已之仁也,到底照示其人,使莫不幾及而與共。信乎聖人‘無隱乎爾’也,但欠無行其久者耳。

☚ 12_138第十三 下四 章   12_140第十五 下六 章 ☛
000028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