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128第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128第三

【第三】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集注曰:‘力,謂土地甲兵之力。假仁者,本無是德,而借其事以為功者也。’注曰:‘言假仁者必有大國之力,然後能霸,若齊桓晉文等是也。由己之德,自能為愛民之政者,雖小國亦可以致王,若文王是也。’○吕晚村曰:‘“以德行仁”是一滚出來。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之政,原非兩層。’李都梁曰:‘以力、以德,兩以字或作兩樣看,謂以力是挾持其力,以德只作用字,謂用德去行仁。愚謂用德去行仁,已把德與仁看做兩個了。’録曰:‘王霸之仁,仁無兩樣。而霸者之仁非以德行之也,乃以力假之也;王者之仁非以力假之也,乃以德行之也。以德行之,則所自與所行自是一物,以力假之,則所憑與所假自是二物。看假字、行字,上下句同異也不須辨矣。’○竊意:‘以德行仁’,語意與‘為政以德’相似。
饒雙峯曰:‘仁義禮信皆有真假,而此卻説“假仁”,蓋仁包五常,言仁,則義禮信在其中。’○李都梁曰:‘“霸必有大國”,要看必字,非此則假仁之事自行不去,為不心服者亦將有以抗我矣。“王不待大”,要看“不待”字,大固仁政易徧,大固時勢無阻,然而淺者可深,近者可遠,自有不待之理在。’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注曰:‘贍,足也。’竊意:以力服人者,使人力屈面從而已,所以功止於霸;以德服人者,使人歸德從化,所以能致王業。
吕晩村曰:‘但説“心服”,猶覺籠統,加一悦字,又加而字一轉,方見王者服人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服字氣象便不同。’○竊意:‘以力服人’云云、‘以德服人’云云者,只是言‘以力服’之服如此,‘以德服’之服如彼云爾。只是申足上節之意,以明所以止於霸能致王底緣故而已。不必深講到人應誠僞上,致失切解。○吕晩村曰:‘説王説霸,忽插入孔子作比方,正要發明“王不待大”之理。行仁之德,至孔子而極;力之不大,亦至孔子而極。百里、七十里,尚有力可待,孔子則無待矣。以此看王者悦服之理,更親切分明可信。’
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注曰:‘大雅文王有聲之篇。言從四方來者,無思不服。’蔡虚齋曰:‘“無思不服”,言無不心服也。故詩傳云:“無思不服,心服也。”蓋本孟子中庸格思、廣思之思不同。’
李都梁曰:‘此章只是要辨王霸誠僞之分,非是論他功業。其語氣,如云以力假仁者這便是霸,從霸而指其霸之實也;以德行仁者這便是王,從王而指其王之實也。若説做以力假仁便可以成霸業,以德行仁便可以成王業,則不但以力假仁是奬進他做假事,即以德行仁之心亦為成功起見矣。’竊意:此章若了立言大意,可自無奬進假事之嫌;況為成功起見之慮,亦所不必。大抵聖門言語,只當據實推究。今試想來,設有大國,若不假名於仁,則必霸也不成。假者猶霸,況實仁乎?苟有實仁,雖不假勢於力,而必致人誠服。無力且然,況有力乎?其必從霸功説起者,執世人易見之驗,而證王業必然之效也。大凡勸善之法未嘗埋没假路者,亦不害為開真一道。且若為善得實,則設令有意於功,竟亦何妨?所以都梁之論亦涉曲護。此章只當見一片勸仁大旨而已。大抵仁者,人道之極則也,即以天下為善之法也。故影從水就,可以同天下之情,而為天下之歸。霸者,欛也,假者尚可以柄欛諸侯。王者,往也,真者豈不可以歸往萬國乎?然而同此設施,同此功力,與其出有所待而竟小成之事,何莫出無所待而大有為之道乎?只緣世人看仁不切,輒妄認其為仁者之以力,而不知其無力者之能仁,故以為力必須大而仁不妨假,此又世俗之通患也。富强之術於是乎肆,仁義之路於是乎塞矣。豈不知此個道理本有不怒之威、不嚴之肅,順民服衆之妙莫捷而莫神矣。獨不見七十子之於孔子,何當是以力之服乎?若使得位,則四方之人皆七十子也。然則但患其無德耳,苟有其德,則可以論王業於是德矣。是以聖門尚德,即此德也;士當尚志,即此志也。
仁也者,即平日所論之道是爾。此云‘不待大’,則見此德之初無所賴於物而行矣。行之至於心悦誠服,則可見其天下一體,有與天地同流之功矣。上章所云‘塞于天地之間’者,可得其實驗,而有倣象可致之路。以此相次,豈無深意?

☚ 12_127第二   12_129第四 ☛
000028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