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丸
【方源】: 《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 【组成】: 知母 常山各三两 甘草(炙) 大黄 麻黄(去节) 黄芩 杏仁各二两(去尖皮,熬) 蜀漆(洗) 牡蛎各一两(熬)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丸,空心下。服后心闷即吐,是此病出候,不唾更渐加二丸。 。【功用】: 《幼幼新书》引《婴孺方》:除热消饮,治寒热,和胃气,利小便。 【主治】: ❶ 《外台》引《广济》:瘦病,及久阴黄等。 ❷ 《幼幼新书》引《婴孺方》:少小、大人胁下有疾,心下癖癥,头中苦痛,微眩面黄,小便赤色,往来寒热,手足厥冷,不能饮食,夏秋转甚,令人淋沥;或苦手足烦躁,或疟病之后,余疹不除,朝瘥夕增,乍寒乍热,心胸下有疹结,及连疟后疾不止;或是温疫,或欲作疟,头项苦强,或胸膈间痰热癖饮;小儿痞疹,胁下癥坚;及伤寒后七八日结热,痰积不除,久则寒热头痛,逆害食饮,胃中烦躁,夜卧苦烦,朝愈夕甚,有如温疟,此是热结不去,胸膈间痰热留饮,面黄,小儿壮热,诸癖。 【宜忌】: 忌猪肉、及葱、酒、面、海藻、菘菜、生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