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绿色证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绿色证书

(三)绿色证书

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安徽从1991年开始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截止1994年底,全省已有无为、蒙城、凤阳、利辛(为部级试点县)、阜南、霍邱、金寨、怀远、芜湖、巢湖、全椒、铜陵、潜山、界首等30个县(市)开展了这项工作,学员达7 000多人,已有1 400多人获得了“绿色证书”。开展绿色证书工作较早的阜南县,目前部分学员已成为养蚕专业户和专业大户,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凤阳县官沟乡的绿证班,达到培训一人,富裕一户,培训一班,富裕一方的效果。安徽在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安徽成立省级“绿色证书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安徽省农业厅正副厅长任正副组长。有关地(市)县也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的农民“绿色证书”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这项工作给予检查、指导、考核、发证,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2.加强证书管理。全省各地在办班中,都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制定的《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和岗位规范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农业项目,围绕市场经济,选准“两高一优”农业来办班。同时,安徽省农业厅组织编写适合本省农业生产特点,突出“两高一优”为重点内容的部分专业“绿证”培训教材;有一支思想文化素质好、胜任教学工作、应变能力强,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全省各地(市)、县还经常举办师资培训班,提高培训班的教学质量,保证了“绿色证书”的合理发放。
3.加强宣传工作。安徽省农业厅科教处办了农业科教管理工作简报,要求各地和各试点县确定一名联络员,及时通报信息,交流经验,扩大宣传。各试点地(市)、县利用黑板报、墙报、专刊、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加大“绿色证书工程”宣传工作,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民了解参加“绿色证书”班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踊跃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班。
4.多渠道解决经费。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编写教材、师资培训和这项工作的检查、验收、评比等工作。地方筹措资金,实行“地方财政出大头,学员付一点”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据1994年统计,阜阳地区共筹集经费19.6万元,凤阳县人民政府拿出10万元贷款支持学员建蔬菜大棚,蒙城县拿出1.8万元开展“绿证”工作;无为县、铜陵县、芜湖市、金寨县也都拿出一定经费支持这项工作。
5.加强检查督促。省里定了《安徽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评估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色证书”工作的检查,以掌握全省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给予督促和批评。

☚ (二)农民业余技术教育   第六节 农业科技档案 ☛
000027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