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庆善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庆善乐 唐代舞蹈。本名“功成庆善乐”,也称“九功舞”。唐贞观六年(632),唐太宗李世民回到故乡。车驾临幸,赏赐闾里。命起居郎吕才制诗配乐,曰“功成庆善之曲”。并根据乐曲编制成舞蹈。内容表现皇帝回乡,与民同乐(见《唐书·礼乐志》)。舞者为稚童八佾(64人),头戴进德冠,身著紫裤褶,长裳屣履。后改为“九功舞”,成为宫廷祭祀文舞。“庆善乐”与“破阵乐”、“上元乐”被称为唐代祭祀三大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