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物理小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物理小识

089 物理小识

方以智著。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自然科学著作。全书计15类,记录了天文、历算、物理等方面的知识近千条,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自然认识的丰硕成果。书中对力、热、声、光、磁等都有所记录和阐述。力学如简单机械的利用、虹吸现象,潮汐同月球运行的关系,地方时及时间和空间的联系;热学如凝固、熔解、蒸发、凝结和风云雨露的变化;声学如声的发生、反射、共振;光学如小孔成像、光的反射、折射、透镜的焦点、色散、日月食;磁学如磁针指南、磁偏角等等均有涉及。

☚ 小罅光景   镜镜詅痴 ☛
物理小识

物理小识

科学研究著作。十三卷。明清之际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有曼公、愚者、浮山愚者、龙眠愚者、鹿起山人、无可、无可智道人、五老、药地等数十别号。明代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属安徽)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清兵入关,他曾参与南明永历政权抗清斗争,后遁迹空门,归安徽故里,又往来庐山、青原山寺院间讲学,拒绝与清廷合作,终被迫害而死。方以智是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又是画家、诗人,与侯方域、冒辟疆、吴应箕合称明南都四公子。方以智多才多艺,闻见赡博,著作涉及范围广,数量多,在考据、博物与自然科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通雅》与《物理小识》。
《物理小识》初稿约完成于明崇祯四年(1631)方以智二十岁时,此后经过不断的修订补充。它与《通雅》一样,主要是在作者读书与日常论学活动中的见闻与心得的笔记的基础上,经过整理而成的,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通雅》偏重于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事中的古今名物和制度的订正与考据,《物理小识》则侧重于“物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态制度与运动变化、秩序与规律等等的探求考核。两书关系极为密切,内容互有渗透。所以《物理小识》初成稿时,附于《通雅》卷末,被称为“方氏外书”。
《物理小识》的撰著,采取分条归类的学术札记形式。同一类者,大致属于同类学科,但与现代学科分类有所不同。每类的开端,都有一概论,总述本类本学科的概况与基本问题,全书之首又有总论,阐述作者的科学与哲学思想与学术著述的方针。所以此书虽说基本仍采取学术札记的形式,但已具备专门学术著作的结构。卷首有序、凡例、总论;卷一为天类(气、光、声、律、五行)、历类;卷二为风雷雨旸类、地类、占候类;卷三为人身类;卷四、卷五为医药类;卷六为饮食衣服类;卷七为金石类(矿物、化学);卷八为器用类;卷九、卷十之前半卷为草木类;卷十后半卷、卷十一为鸟兽类;卷十二为鬼神方术类、异事类。内容大多与自然科学与技术应用有关,但有些内容夹杂灵学与巫术,在作者,似作为一种特异现象来研究,但多数已超过自然科学的范围。
《物理小识》的“物理”,泛指自然界一切事物(包括某些人文方面的内容)形态变化与运动的秩序和原则,已进入自然哲学的范畴,具有自然哲学的意味与属性,作者在书中说,就是“官天地,府万物,推历律,立制度,兴礼乐,以前民用,化至咸若,皆物理也”(《物理小识·总论》)。但作者并非空泛讨论哲学的、理论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具体的事物的属性的具体的研究来阐述他的“物理”理论——自然哲学的道理。书名“小识”,不仅有自谦的意味,也说明了他的方法:由小见大,以器明道。
《物理小识》涉及的学科广泛,内容丰富,它反映了方以智的科学哲学思想上的重要特点以及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儿点:一、首次明确提出了通几(相当于哲学)——质测(相当于自然科学)之学的概念,明确划分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范围,阐述了两者之间辩证关系(通几指导质测,质测包含通几),较之于传统使用的“博物”、“格物”、“异物”、“物理”等概念,更为准确明晰,更近于科学。二、强调了质测之学,即科学研究的实证性。三、运用唯物论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与科学问题。如谓“盈天地皆物也”,“一切物皆气所为,空皆气所实”,“天以气为质,地以质为质”,“火与气一也”,“凡运动皆火为之也”等等,用“气”来解释空间、形质、声光等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方以智已经不是在简单地重复传统哲学中“气”一元论的说法,对于“气”的物质性质的描述,更加具体了。四、反对在科学文化上固步自封,主张有分析有选择地学习外来文化(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知识,营养自己,提出“借远西(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为郯子(郯子,春秋边远小国,孔子曾向他们请教中原失传了然而保存在那里的文化。此处以郯子比喻西方学术,而中国应向他们学习)”的口号。方以智可以说是主张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之一。《物理小识》中多次地引述了当时西方来华传教士译著的天文、历法、航海、地理、动植物等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了此书的内容。《物理小识》为研究明清科学史,思想史以及方以智本人科学研究与科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史料。
康熙三年(1664),方以智儿子方中通、方中德、方中履与方以智的学生揭暄等整理出版了此书,书中有揭暄、方氏三兄弟及另一学生游艺等人的注释、按语。今天流传的是揭暄等人的整理注释本。清末有长白瓜尔佳氏刻本,亦据康熙刻本翻刻,颇称精良。

☚ 广博物志   康熙几暇格物编 ☛
物理小识

物理小识

(明)方以智撰。12卷。本书卷首为总论,正文分天、历、风雷雨旸、地、占候、人身、鬼神方术、异事、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禽兽等15类门,涉及古代各种科学知识,并吸收当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关于炼焦与用焦的记载首见于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 小学绀珠   皇朝类苑 ☛

物理小识

明清之际方以智著。系作者早年依西晋张华《博物志》、宋僧赞宁《物类相感志》等书推衍而成。十二卷。涉及天、地、历、风雷、雨旸、人身、医药、饮食、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等类研究。卷首《总论》中表达了作者寓“通畿”于“质测”和“舍物,则理亦无所得矣”的思想。由其子方中通、门人揭暄编写。有清康熙三年宛平于藻庐陵刻本,光绪十年宁静堂刻本等。

物理小识

十二卷。明方以智(1611—1671)撰。方以智,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桐城 (今属安徽)人,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清兵入关以后,南走广西,桂王亡,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字无可,号弘智,别号药地和尚、极丸老人等。康熙十年赴吉安谒文天祥墓,卒于道中。方以智博览群书,精通音韵,创发声送气收声之说,还兼通天文、地理、历史、生物、医药、文学、物理等。著有《物理小识》、《浮山集》、《药地炮庄》、《易袽》、《古今性说合观》、《一贯问答》、《东西均》、《通雅》等。《物理小识》十二卷,是一部科技专著。本书首为总论,正文分天类、历类、风雷雨旸类、地类、占候类、人身类、鬼神方术类、异事类、医药类、饮食类、衣服类、金石类、器用类、草木类、禽兽类,共十五门。全书涉及古代各种科学知识。方以智在综合我国古代科技知识的同时,还注意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书中很多内容为作者之独到见解,纠正了西方一些学说所存在的错误。如关于炼焦与用焦的记载,最早见于此书。英国人达比于1713年才知道炼焦,比方以智晚约一个世纪。提出了“光肥影瘦”的理论,即人眼所见的太阳圆面比实际的发光体要大等等,纠正了利玛窦关于太阳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60多倍,而太阳距地球只有1600多万里的错误说法。此书有康熙三年(1664)于氏刊本、光绪十年刊本,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典故类》有著录。也收入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方以智全书》 之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