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侯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侯珠 隋侯珠东晋志怪小说。干宝撰。原载《搜神记》卷二十。《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及九十六、《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八、《太平御览》卷八○三、《太平广记》卷四○二、《事类赋注》卷二十皆录载。这是一则报应故事。叙述:一次隋侯出行到一处丘陵旁时,遇见一条大蛇,从中间断为两截,尚活着。隋侯想这蛇定有灵异,因而派人用药把蛇伤封住,接在一起,蛇于是跑去。这个地方因而得名为“断蛇丘”。年末,这条蛇竟口衔明珠来报答隋侯。明珠口径一寸有余,纯白色,而且夜放光明,如月亮一般,照亮屋子。因此取名“隋侯珠”,又名“灵蛇珠”,也叫“明月珠”。小说的情节虽然离奇荒幻,也不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作品劝诫人们要善良,乐于助人、知恩则报等,则是可取的。行文中作者刻画“蛇”的形象只有一句:“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接着就大写“珠”,写大小、颜色、奇特之处。实际上目的仍在写蛇。这种烘托的方法,衬托出了蛇报答恩情的耿耿之心。《水经注》卷三十一、勾道兴本《搜神记》亦皆载有此故事。此故事虽小,而对后世产生了不小影响。明人马中锡《中山狼传》中就引有“隋侯救蛇而获珠”的典故。“隋侯获珠”还作为成语流传至今。 ☚ 黄衣童子 黑龙 ☛ 隋侯珠 隋侯珠suíhóuzhū━━━ 《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隋侯,姬姓诸侯,见大蛇伤,以药数敷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后泛指珍珠,亦比喻美好的德才。宋·辛弃疾《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颣石》诗:“千金隋侯珠,磊落见微颣。”省作“隋珠”。南唐·李中《叙吟》诗:“往哲搜罗妙入神,隋珠和璧未为珍。” ☚ 常山舌 啮雪咽毡 ☛ 隋侯珠借指珍品。晋卢谌《答魏子悌》诗:“妙诗申笃好,清义贯幽赜。恨无隋侯珠,以酬荆文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