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双轨制时期(1987—1991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双轨制时期(1987—1991年) (二)双轨制时期(1987—1991年)这一时期,橡胶购销实行指令性价格和指导性价格并存。1987年,国家计委、物价局发文,农垦统一计划交售的橡胶90%执行6080元/吨的指令性价格,10%执行在6080元/吨基础上再上浮10%的指导性价格,即6688元/吨。1988年又规定,70%执行指令性价格6080元/吨,30%执行指导性价格6688元/吨,计划外的超产部分可以自销。1989年1~5月又规定,30%执行指令性价格6080元/吨,70%执行指导性价格6688元/吨。当年1~5月实际价格卖到8600元/吨,1989年5月份以后,价格双轨制并轨,执行7850元/吨的价格。后来国家计委、物价局决定改沿袭多年的橡胶送货制为产地(云南为昆明市)交货,并收取用户3%的管理费(执行到1989年上半年)。随着改革的推进,橡胶的计划购销体制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从1988年下半年起,由于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过去短线畅销的国产橡胶面临持续的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价格倒挂、货款拖欠、合同履约率低的严峻挑战。1990—1991年间,由国家组织订货落实的数量不足50%,50%以上由云垦供销公司自销,实际价格低于并轨后国家规定的出厂价。鉴于国产橡胶的困境,国家收储了云垦橡胶34506吨。云垦供销公司开始改坐商为行商,积极推销橡胶,产胶农场也开始自销橡胶。 ☚ (一)统购统销时期(1959—1986年) (三)新旧体制更替时期(1992—1995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