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发展壮大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发展壮大阶段 (二)发展壮大阶段1958—1960年1958年农垦农场已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30个。1959年,国营农场管理权属下放,原省属农场除清镇农场外,全部下放到地区,地区又下放到县。同时,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有的农场与人民公社合并。全省有20个农垦农场将附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并入农场,合并进农场的农户3 045户,合并进来的土地783.3公顷,使原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农垦企业,在所有制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盲目开荒组建新的农场,农垦企业场由1958年的30个上升到50个。由于新建的农场大部分不具备办场条件,而成为国家的包袱,浪费了不少投资。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农垦农场进行整顿。当年中央还专门下发了中发(1962)628号文件,批转了《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的规定》(即12条)。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指示,把下放的原省属农场收归省管,将合并进农场的农户和集体土地重新划归人民公社管理;实在难以划出来的,由农场代管,并恢复其原来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实行独立核算(如现在的省属山京畜牧场的两个民寨队)。1965年4月,中央批转了农垦部《关于改革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制度的规定草案》(即农垦16条)。贵州农垦按照这一规定进一步改善了经营管理。至1966年,全省经过整顿后保留下41个农场(其中农场28个,牧场13个);农垦职工总数9 500人,比上 一阶段增长7.2倍;耕地总面积2 580公顷,增长1.12倍;全年生产粮食2065.5吨,增长1倍(上交商品粮191.95吨;增长1.2倍);生产蚕茧13.45吨;牛奶产量1685.5吨,增长8.1倍;肉类产品146吨,增长1.57倍;创工业产值2462.76万元,增长18.5倍。 ☚ (一)创建阶段 (五)坚持改革开放,提高农业商品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