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发展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发展时期

(二) 发展时期1958—1965年

在这一时期,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为加速首都副食品基地建设,加大了国家投入,加快了国营农场的发展,农场数量增加,地域范围扩大,生产领域拓宽,出现了生产大发展的新局面。
1.改造沙荒盐碱地,建设一批国营农场。1958年前后,结合当时全市开展的干部下放劳动利用南口、卢沟桥、长阳附近的沙荒地,经过规划和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南口农场、芦沟桥农场和长阳农场。在修建十三陵水库时,为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建立了十三陵农场。在修建全国农业展览馆过程中,征地建设了农业展览馆农场(后改名东风农场)。60年代前期,为改造开发低洼易涝地及盐碱地,在官厅水库畔建立了延庆农场;在通县永乐店地区,吸收城市知识青年和以场带社,建立了永乐店农场。另外,在原北京市家禽场的基础上,吸收四个村,开发周围山场,建立了西山农场。
2.场社合并,共同发展。在1957年冬季开始的兴修水利高潮中,原有的几个国营农场即与周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破地界,统一规划,实行大协作,出现了场社联合兴修水利的局面。南郊农场,通过在南海子地区兴修水利、除治水害,与附近农村实行协作,首先是原属朝阳区的大羊坊高级社于1957年底自愿要求并入农场,到1958年6月,原属南苑区的5个乡(红星、鹿圈、旧宫、西红门、金星)、5个社(红星、晨光、旧宫、曙光、金星)也相继与之合并。1958年8—9月间,在京郊实现人民公社化的热潮中,各国营农场分别与附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组成人民公社,共合并了53个乡镇,组成了9个人民公社。国营农场原有耕地0.5万公顷,公社化后,一度扩大到近10万公顷,原有职工5000多人,下放干部7000多人,扩大后一度达51万人(含社员)。为加强领导,1959年7月成立了北京市农垦局。
场社合并后,给统一规划,兴修水利带来有利条件,但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出现“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严重挫伤了农场职工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场经济和农村经济都受到严重损失。之后,根据《人民公社六十条》和《国营农场工作五十条》的规定,从50年代末到1961年,对农场的规模进行了调整,多数并入的社队退出。1960年冬,北京农垦局撤销,农场工作并入市农垦局企业处。1961年调整后的国营农场有耕地3万多公顷,后来随着永乐店农场的建立以及其他农场的扩大,到1965年农场系统耕地达5万多公顷。
经过调整后的京郊国营农场,重新焕发出活力,生产规模扩大、领域拓宽;以场带社,国营农场以资金、人才、技术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北京国营农场的发展,60年代初,国务院领导同志听取了京郊农场发展规划的汇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63年一次拨款2000万元,支持农场畜牧业的发展。北京市于1964年成立了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加强对国营农场的领导。
这一时期,农场系统经过规划,开始大规模的改土治水,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农牧结合、增强土地肥力,为发展粮食生产和副食品基地建设打下了基础。蔬菜、水果生产和奶牛业、养猪业、养禽业迅速发展。农场工业开始创建,以“三为主”(小型为主、资金、劳力自筹为主、原材料就地取材为主)、“两结合”(土洋结合、中小结合)、“五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为首都提供副食品服务、为大工业配套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为指导方针,建成了一批中小型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企业。
到1965年,京郊农场系统,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7万公顷,总产13176万公斤;蔬菜面积3384公顷,总产12942万公斤;果树面积2897公顷,总产870万公斤;奶牛达到19103头,其中成乳牛10080头,年产奶4876万公斤;养猪存栏121385头,出售商品猪82230头;总收入13211万元,国营企业利润244.63万元。

☚ (一) 创建时期   (三) 挫折和恢复时期 ☛
000015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