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野店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野店遗址

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城南野店村村南。面积5万平方米。1965年发现,1968年~1972年发掘。发现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及周代文化相迭压的地层关系,以及大汶口文化不同阶段的墓地、灰坑、房基等遗迹与遗物。其年代为距今6170年~4640年之间。
大汶口文化的房基平面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房基为半地穴式,门朝西开,有一条由外向内倾斜的坡道。发现墓葬89座,成人墓为长方形土坑,儿童墓为不太规则的长方形或椭圆形坑。结构及葬具方面,具有2层结构的墓,大多有木质葬具(木椁或木棺),以东西向为主,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10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均男左女右。有的死者手旁放置獐牙或随葬猪的下颔骨、肢骨或整猪。墓内多随葬陶器、装饰品或生产工具。陶器大多放在死者左侧身旁或头、足端,有的放在死者头端的二层台上。石器有斧、铲、锛、刀、矛、纺轮等。骨器有矛、镞、凿、锥等。石斧、石铲多穿孔,形制规整。陶器分泥质、夹沙两类,以红褐陶为主。器表纹饰多样,有附加堆纹、篮纹、弦纹等。有少量彩陶,有单色彩,亦有白、红、褐色组成各式花瓣纹、云雷纹、蜗旋纹、八角星纹、圆圈纹等。器型有鼎、觚形杯、豆、盘、盆、盉、鬶、壶、背壶、罐、尊、碗、钵、瓶、缸等,以釜形鼎、钵形鼎、觚形鼎、三足鬶、背壶最具特色。

野店遗址

野店遗址

鲁中南地区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1965年发现。位于邹县城南峄山乡野店村南,东南距峄山4公里,西距津浦铁路野店车站0.5公里,南临龙河。面积5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1米以上。曾先后三次发掘,揭露面积1660平方米。以大汶口文化遗存为主,上层有龙山文化。清理的大汶口文化有灰坑17个,房址6座,陶窑2座,墓葬89座。大汶口文化墓葬是发掘的主要收获。墓室皆土坑竖穴,部分墓有二层台,多属生土二层台,少数为熟土二层台。有部分墓有木椁,椁有三种形式。一为仅有底,盖而无边框的,二为有井字形边框和底、盖的,三为只有井字形边框而无底、盖的。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10座成年男女合葬墓,均男左女右,头皆向东。墓葬规模有大、中、小三类:大型墓随葬品一般50—80件;中型墓一般10余件,多的达50件;小型墓10件左右。全部墓葬可分为五期:一期,属大汶口文化早期偏晚阶段,约当母系氏族社会末期;二至四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已向父系氏族社会过度。其中三期墓随葬品普遍增多,石质生产工具比例增大,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四期墓出现二层台和原始木椁,随葬品大增,普遍用猪头随葬,成年男女合葬墓比例增大,已跨进父系氏族社会的门槛;五期墓属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品数量多寡悬珠,大墓已有椁有棺,已确立了父系氏族社会。野店遗址面积大,大汶口文化延续时间长,是大汶口文化一处十分重要的遗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晨钟报   帷幄构件 ☛
000091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