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程
根据上述福建省农村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及其标准计算,1995年全省省级、分地(市)和分县(市)农村小康进程如下:
1.省级农村小康进程。1995年,全省农村奔小康综合得分为81.2分。按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90分的综合分值测算,全省已完成90.2%的进程;按2000年全面实现小康100分的综合分值测算,则福建已走了4/5的路程。
从单项指标上看,1995年全省小康进程达到满分的有5个,即电视机普及率、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用电户比重、行政村通公路比重和享受社会五保人口比重。小康进程在90—99分之间的指标有3个,即衣着支出、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重和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进程在80—90分之间的有3个,即农民人均纯收入、行政村通电话比重和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与小康目标差距较大的有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和成人识字率3个。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进程最低,得0分(各指标进程计算表10-6-1)。
从近几年年度综合得分上看,1990年,全省农村小康进程综合得分为46.7分,1995年增加到81.2分,也就是说“八五”期间综合得分提高了34.5分,平均每年增加6.9分(表10-6-2)。
表10-6-1 1995年农村小康进程情况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小康值 | 温饱值 | 权 数 | 1995年 | 进程% | 得 分 |
1.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1 300 | 370 | 30 | 1 149 | 83.8 | 25.1 |
2.基尼系数 | 0.3—0.4 | 0.2 | 5 | 0.27 | 70.0 | 3.5 |
3.恩格尔系数 4.人均日蛋白质摄入量 5.人均衣着支出 6.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重 7.电视机普及率 8.服务消费支出比重 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 % 克 元 % % % 岁 | ≤50 ≥75 ≥70 ≥80 ≥70 ≥10 ≥70 | 65 47 25 31 9 2 68 | 6 9 3 7 6 6 4 | 61.0 70.41 67.28 79.0 92.3 17.2 69.8 | 26.7 83.6 94.0 98.0 100.0 100.0 90.0 | 1.6 7.5 2.8 6.9 6 6 3.6 |
10.成人识字率 11.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 12.用电户比重 13.行政村通公路比重 14.行政村通电话比重 15.享受社会五保人口比重 16.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 | % % % % % % 件 | ≥90 ≥90 ≥95 ≥85 ≥70 ≥90 ≤20 | 68 50 85 50 50 50 20 | 5 3 3 3 2 4 4 | 83.7 88.74 98.00 91.49 67.00 90.25 26. 5 | 71.4 96.9 100.0 100.0 85.0 100.0 0 | 3.6 2.9 3 3 1.7 4 0 |
合 计 | — | — | — | 100 | — | — | 81.2 |
表10-6-2 1990—1995年福建省农村小康进程综合得分
指 标 名 称 | 单 位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农民人均纯收入 2.基尼系数 | 元 2.2 | 12.7 2.2 | 14.8 3.5 | 18. 2 3.5 | 20. 1 3.7 | 21.5 3.5 | 25.1 |
3.恩格尔系数 4.人均日蛋白质摄入量 5.人均衣着支出 6.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重 | % 克 元 % | 3.0 5.2 0.9 2.7 | 2.8 5.1 1.3 3.0 | 2.9 5.3 1.6 4.3 | 2.6 7.4 1.9 4.9 | 1.6 6.4 2.6 5.7 | 1.6 7.5 2.8 6.9 |
7. 电视机普及率 8.服务消费支出比重 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0.成人识字率 11.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 12.用电户比重 13.行政村通公路比重 14.行政村通电话比重 | % % 岁 % % % % % | 3.4 5.0 0 1.8 2.5 0.2 0.4 0.2 | 4.0 5.3 2.0 2.1 2.5 1.6 1.5 0.8 | 4.2 5.9 2.0 2.3 2.5 2.0 2.3 0.8 | 5. 1 6.0 2.0 2.7 3.0 3.0 2.7 0.8 | 5.5 6.0 2.0 2.9 3.0 3.0 2.7 0.8 | 6.0 6.0 3.6 3.6 2.9 3.0 3.0 1.7 |
15.享受社会五保人口比重 16.万人刑事案件立案件数 | % 件 | 2.5 4.0 | 2.3 4.0 | 2.3 4.0 | 2.5 4.0 | 3.8 4.0 | 4.0 0 |
合 计 | | 46.7 | 55.3 | 64.1 | 72.2 | 75.2 | 81.2 |
2.地(市)农村小康进程。计算表明,1995年全省9个地(市)中,农村小康进程得分在90分以上的有福州、厦门、泉州3个市,得分在80—90分的莆田、漳州2个地市。宁德、龙岩2个地区得分较低,农村小康仅走了70%的路程(表10-6-3)。
表10-6-3 1995年福建省各地(市)农村小康进程情况
地(市)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三明 | 泉州 | 漳州 | 南平 | 宁德 | 龙岩 |
得 分 | 92.9 | 97.3 | 85.6 | 71.8 | 92.4 | 85. 1 | 75. 5 | 70.0 | 69.9 |
3. 县(市、区)农村小康进程。1995年,全省70个县(市、区)中已有部分农村小康进程得分达到基本实现小康的分值90分以上,得分最少的也已有60分。
(1)已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县(市、区),即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的有18个, 占全省的25.7%,这些县 (市、区)主要分布在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接近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县(市、区),即综合评分在80—90分的有13个, 占全省的18.6%。前5名的是南安、晋江、石狮、厦门郊区和东山,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的郊区及闽北、闽西、闽东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比较明显的是龙岩市从1994年的82、99分突进到1995年的93、97分,进入小康行列。
(3)奔小康进程较慢的县(市、区),即综合评分在70—80分的有20个,占全省的28.6%,其中75分以上的有9个。这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闽北、闽西的山区。
(4)奔小康进程慢的县(市),即综合评分在70分以下的有19个,占全省的27.1%。它们大部分处在闽东、闽西北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信息闭塞的内地山区。其中福州市有永泰县;三明市有清流、宁化、大田、将乐4个县;泉州市有安溪县;南平市有浦城、松溪、政和3个县;宁德地区有福鼎、福安、屏南、寿宁、周宁、柘荣6个县(市);龙岩地区有长汀、上杭、武平、连城4个县。这19个县(市)中,若从评分由低到高倒序排列, 最后10个县分别为: 松溪60分, 长汀61.16分,屏南62.02分,周宁62.24分,清流63.68分,安溪63.78分,大田64.75分,上杭64.84分,浦城65.37分,柘荣65.40分(表10-6-4)。
表10-6-4 1995年各县(市、区)农村小康进程
县 (市) | 得分 | 县 (市) | 得分 | 县 (市) | 得分 |
南安市 晋江市 石狮市 厦门郊区 东山县 | 98.11 98.00 98.00 95.88 95.76 | 古田县 莆田县 三元区 建瓯市 平潭县 | 83.31 83. 17 82. 95 82.06 81.83 | 德化县 尤溪县 平和县 宁化县 福安市 | 72.50 70.47 70. 38 69.30 69.07 |
长乐市 福清市 龙海市 福州郊区 鲤城区 龙岩市 同安县 | 95.23 94. 77 94.72 94.00 93. 97 93. 97 93.83 | 云霄县 永安市 罗源县 沙 县 延平区 漳平市 霞浦县 | 81.00 80.58 79.04 78.70 78. 39 78.03 77.87 | 政和县 福鼎市 连城县 将乐县 武平县 永泰县 寿宁县 | 68.39 68. 38 68.05 67.84 66. 92 66.63 65.77 |
闽侯县 闽清县 连江县 莆田市郊 长泰县 惠安县 漳浦县 | 93.42 93.42 92.70 91.33 91.21 90. 93 89.76 | 仙游县 建宁县 建阳市 泰宁县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华安县 | 76. 38 75. 96 75.26 75.00 74.88 73.72 73.46 | 柘荣县 浦城县 上杭县 大田县 安溪县 清流县 周宁县 | 65.40 65.37 64.84 64. 75 63. 78 63. 68 62.24 |
梅列区 南靖县 永春县 芗城区 诏安县 | 87. 92 87.45 86.53 86.03 84.82 | 永定县 宁德市 光泽县 明溪县 顺昌县 | 73.21 73. 14 73.07 72.89 72.82 | 屏南县 长汀县 松溪县 | 62.02 61. 16 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