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郑州、漯河市列为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郑州、漯河市列为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二)郑州、漯河市列为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1985年国务院把郑州、漯河市列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这两个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打破城乡村镇和条块分割,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从农村到城市,从单项到综合,在经济体制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配套改革。两市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体制改革中摸索出不少典型经验,为全省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如郑州市新郑县较早地开展了县级机构改革,改干部任命制为竞选制,实行竞争上岗,干部分流。把机关富余人员分流出去办经济实体;“先送神、后拆庙”;让干部不挤官场挤市场;不当“太平官”,勇做“弄潮儿”;实行近亲回避制,向旧的人事制度开刀,以此治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的“顽症”。为了搞活企业,开展“四引一联”(引进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开展横向联合);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新郑县还实行“科技兴县”,推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是高中毕业并且没获得“就业资格证书”的不得当村基层干部。郑州、漯河两市综合改革的许多经验均在全省推广。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加快河南改革开放的步伐,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原则,1991年10月省委工作会议要求郑州、漯河两市创造性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使两市成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子。郑州市提出“优化环境,全方位对外开放;以贸促工,高起点发展;教育为本,靠科技进步;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方针和依托“两线”(京广、陇海铁路线),“四面通开,外引内联,走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战略,成立外来投资办公室,简化手续,实行一幢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各县(市)区创办开发区,吸引外资。改革金融体制,郑州银行同34个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郑州市银企集团。以三项制度改革(人事、用工、分配)为突破口,全面深化企业改革。1992年郑州市被国家列为内陆对外开放城市,享有沿海地区开放城市的政策。
为了加快改革步伐,河南省委、省政府又决定漯河市为“内陆”试点城市。按照“瞄准特区、学习特区、建设内陆特区”的构想,改革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财政、金融、流通、科技、分配等管理体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在城乡结合部的市东、西两区,规划了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的铁东工业开发区、自由贸易区、旅游观光区和沿107国道绵延50公里的创汇农业开发带。投资兴建了市区6条主干道和嵩山路沙河大桥,新增两万门程控电话和5 000门移动电话。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对国内外客商投资的吸引力。
根据郑州市的区位优势,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还决定把郑州建设成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商贸城中心城市,使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尽快把郑州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商贸城市。90年代以来,郑州市政府曾提出树立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三大”思想。高起点、大跨步地培育和筹建各类批发市场,强化和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 (一)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七、实行“市带县”体制 ☛
000040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