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顺气汤❶《医学发明》卷四方。木香、苍术(泔水浸)、煨草豆蔻各三分,厚朴(姜制)四分,青皮(去白)、陈皮、益智仁、茯苓(去皮)、泽泻、干姜、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二分,当归五分,升麻、柴胡各一分。为粗末,水煎,食前服。功能温化寒湿,行气消胀。治浊气在上,胸膈痞闷,腹胁胀满。 ❷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木香、香附、苍术、厚朴、枳壳各9g,陈皮6g,甘草4.5g。水煎服。功能下气,开郁,止痛。治跌扑伤气,气郁不舒。 木香顺气汤 《医学发明》卷四【组方药物】 木香0.9克 厚朴1.2克(姜制) 青皮(去白) 陈皮 益智仁 白茯苓(去皮) 泽泻 干生姜 半夏(汤洗) 吴茱萸(汤洗)各0.6克 当归1.5克 升麻 柴胡各0.3克 草豆蔻0.9克(面裹烧,去皮) 苍术0.9克(泔浸) 【制剂用法】 上药15味为粗末,都作1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主要功效】 升阳顺气,温中降浊。 【适应病证】 饮食失节,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不宣通,胸膈痞闷,腹胁胀满,大便不利。 【注意事项】 忌生冷硬物及怒。
木香顺气汤 《产科发蒙》附录【组方药物】 良姜 干姜(炮) 茴香 陈皮 缩砂 厚朴(姜汁炙) 桔梗 苍术 甘草 丁香皮 肉桂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11味锉。每次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枣2个,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 【主要功效】 行气解郁,温中化湿。 【适应病证】 妇女七情内伤,寒湿中阻,致患白带。 木香顺气汤mùxiānɡshùnqìtānɡ❶《医学发明》方。木香三分, 姜厚朴四分, 青皮、陈皮、益智仁、茯苓、泽泻、生姜、半夏、吴茱萸各二分, 当归五分, 升麻、柴胡各一分, 草豆蔻、苍术各三分。为粗末, 作一服, 水煎, 饭前服。治气滞不宣, 胸膈痞闷, 腹胁胀满, 大便不利。 ❷验方。见《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木香、香附、苍术、厚朴、枳壳各9 克, 陈皮6 克, 甘草4. 5 克。水煎服。治跌仆伤气, 气郁不舒。 木香顺气汤 木香顺气汤本方出自《医学发明》卷四。又名东垣木香顺气散。方由木香三分,厚朴(姜制)四分,青皮(去白)、陈皮、益智仁、白茯苓(去皮)、泽泻、干生姜、半夏(汤洗)、吴茱萸(汤洗)各二分,当归五分,升麻、柴胡各一分,草豆蔻(面裹烧去皮)三分,苍术(泔浸)三分组成(《医学正传》一方有人参)。 上药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大温服,忌生冷硬物及气怒。功能顺气消胀,调中化浊。主治气滞湿阻之脘腹胀满,胸膈痞闷,纳呆泛恶,口淡,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本方所治证属中焦气滞湿阻的表现。治宜顺气化湿立法。方中木香、厚朴、陈皮、青皮味辛能行肠胃气滞,兼能疏肝除满; 草豆蔻、益智仁之香能舒脾畅中; 苍术、半夏之燥能胜湿健脾,干姜、吴萸性温能散寒暖脾; 升麻、柴胡之轻以升中阳; 茯苓、泽泻之淡以渗其湿。治疗重在脾胃,使中焦运转则清升浊降,上下宣通,肠胃之壅滞渐消。但这些药物多辛温香燥,故重用当归以濡养阴血。诸药同用,益脾消胀,脾胃得健,胀满诸症可愈。《本草求真》说:“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故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 肝虚寒入,而见气郁气逆,服此辛香味苦,则能下气而宽中矣。中宽则上下皆通,是以号为三焦宣滞要药。”故方以木香药名和顺气之功而命名。现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肠胃功能紊乱、不完全性幽门梗阻等属气滞湿阻者。但本方药多辛温香燥,如属湿从热化,伤及胃阴或阴虚火旺者,则不宜用。 木香调气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木香、乌药、香附、枳壳、青皮、陈皮、厚朴、川芎、苍术各一钱,砂仁五分,桂枝(一方用肉桂)、甘草各三分,姜三片。水煎服。功能行气消聚。主治七情郁结,胸满胁痛,腹中气聚,攻窜疼痛。 木香顺气丸(《医学统旨》录自《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 木香、枳壳(麸炒)、香附、槟榔、陈皮、苍术(米泔水浸一宿,炒)、厚朴(姜汁炒)、砂仁、青皮(醋炒)各一钱,甘草(炙)五分。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功能行气导滞。主治食气交阻,胸腹胀痛,大便秘结。 木香顺气丸(《外伤科学》) 木香三钱,香附三钱,苍术三钱,厚朴三钱,陈皮二钱,甘草一钱五分,枳壳三钱。水煎服。功能行气止痛。主治跌仆伤气,或肝郁不舒,胸中闷痛,胁腹胀痛。 ☚ 厚朴七物汤 匀气散 ☛ 00004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