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护理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阿狄森病,任何原因严重破坏双侧肾上腺皮质都可引起本病。常见原因为肾上腺皮质结核和自体免疫性的破坏; 偶见因肿瘤转移或白血病浸润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疲乏、软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头昏、眼花、失眠、及饥饿时出现低血糖倾向。皮肤和粘膜有色素沉着,以暴露部分为多,在皮肤和粘膜交界处(如唇周)、面颊、齿龈、指纹、乳头、乳晕、外阴、肛周及关节屈伸部位,均常有黑色素沉着。
N 病人的乏力是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而引起,表现为倦怠甚至讲话亦感无力,语声低沉;不能从事患病前所胜任的体力工作。因长期乏力、抑郁、失眠、病人易激动,顾虑较多,因此,必须在精神上予以鼓励,并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对无明显症状者,可适当减轻工作,若感疲劳即应休息。并应防止精神和体力过度疲劳。
由于病人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电解质平衡失调,经常可发生眩晕、体位性低血压、肌肉酸痛等。密切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体温的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对症处理,并与医生联系增加皮质素用量。
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严重时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是由于皮质醇缺乏,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障碍,以及低钠、低氯化物所致。因此,宜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同时需摄入足量的食盐,每日10~15g。用激素治疗时也应每天补充3~6g食盐。
危象护理 当病人继发感染、创伤、手术、分娩,或饮食失调,或中断治疗(尤其是皮质素),或大量出汗,或过度疲劳,均可引起危象发生,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泻、失水等;如合并败血症,则双肾区疼痛、皮肤暴发紫斑或弥漫性出血,甚至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可至零,脉细微弱不易扪及,心率速、呼吸衰竭、紫绀、精神失常、继而昏迷。如抢救不及时,常于24~48小时内死亡。护理人员对危象的发生必须有高度警惕性,配合医生,同心协力进行抢救。首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ml,然后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0ml,内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于3~4小时内滴注完毕。在24小时内,可继续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500ml。以后,每天均须补液,直至病人能进流质饮食为止。在治疗过程中,激素药物不能间断。临床上常主张在补液的同时,肌注醋酸可的松并适量补充钾盐。
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对低温者应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烦躁者可用镇静剂,但禁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对有休克者给吸氧,按医嘱在静脉输入的溶液中加升压药物,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相应调整药物剂量。详细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 (1) 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及17-羟皮质类固醇: 排出量均低于正常。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试验: 可反映皮质贮备功能试验第一天上午8时起,留24小时尿,以17-酮类固醇与17-羟皮质类固醇的检验结果作为对照。试验的第二、三天,上午8时起,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500ml,内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mg维持8小时(每分钟约16~20滴)。每日留24小时尿作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测定。
检验结果:正常人在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每日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泄量较对照日增多10mg或1倍以上,17-酮类固醇增多4~8mg。但本病对类固醇之排泄无改变,或增多不明显。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呈延迟反应:滴注第一天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量不增加,或增加不及1倍,而第二天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量可增加1倍以上。
注意点:
❶留尿时间必须准确,需保留24小时全部尿液,并加防腐剂(盐酸或冰乙酸10ml)。
❷试验期间,勿进有色素的食物和药物(如中药、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激素、巧克力、咖啡、浓茶等)。
❸女病人如在月经期,不作此试验。
(3)皮质素水试验: 试验前一日,晚餐后禁食、禁水。次日 (即试验的第一天)上午6时排尿弃去,立即饮水1000ml,在20分钟内饮完。饮水后,每20分钟排尿一次,每次将尿完全排尽,并测尿量。历时2小时40分,共收集尿标本8次。计算最多一次尿量的每分钟最高排尿量。第二天,在同样条件下,重复第一天的试验,但饮水前4小时(即凌晨2时)给病人口服皮质素(可的松)50~75mg。
检验结果: 正常人每分钟最高排尿量超过10ml,2小时内排尿达700ml以上。病人排尿量则甚少,每分钟约3ml左右。服可的松后,尿量增加,每分钟最高排尿量接近10ml。
注意点:
❶若第一天每分钟最高排尿量超过10ml,则不需要作第二天的试验。
❷有严重心、肾、肝脏疾患者不作此试验。
❸病人在第一天试验时,可能因水潴留而发生水中毒,如出现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口服可的松,以利水分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