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肉芽性鼓膜炎
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曾称为慢性特发性鼓膜炎,是鼓膜鳞状上皮层的慢性炎症,较少见,病因未明。鼓膜有浅表溃疡,其表面的鳞状上皮层为增生性肉芽组织所占据。小的肉芽可局限于一处,色泽红润,其余鼓膜的色泽与标志都正常。大的肉芽可遍及整个鼓膜和外耳道深部。长期未治者,部分肉芽可被鳞状上皮覆盖,致鼓膜纤维层和外耳道皮肤内形成几毫米大的瘢痕,使外耳道狭窄。病变很少侵及中耳和乳突。本病主要症状为耳痒,外耳道内有少量分泌物,听力减退,偶有暂时性耳痛,亦可长期无症状。检查可见鼓膜上有基底较广的肉芽,鼓气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活动良好,无穿孔,分泌物少,不能从中耳腔吸出分泌物。应与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相鉴别。
病变轻者,采用高渗温盐水冲洗,清洁耳道和鼓膜后,以硼酸酒精或新霉素氢化可的松滴耳可控制病变发展。较重者可用1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直接涂肉芽区,使其逐渐消失,鼓膜重新上皮化而治愈。如肉芽广泛,须用局部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其刮除,并在鼓膜纤维层创面上植以替氏皮片,常可望一期愈合。取下的肉芽须作病理检查以除外恶性病变。本病无严重并发症,但刮除肉芽或吸出鼓膜上的分泌物时,应注意避免造成鼓膜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