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慢性胃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慢性胃炎一种消化系统病。1982年中国把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3种。90%的萎缩性B型胃炎由幽门螺杆菌引起,感染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人群高达50%~60%。治疗先消除致病菌。常选用胶体次枸橼酸铋(CBS)120 mg,每日4次,同时服用羟氨苄青霉素0.5mg,每日4次。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系最多见的一种胃部炎性疾病。病因未完全清楚,但与多种因素有关:饮食过凉、过热、过多、过硬、具辛辣刺激,长期饮酒,服用解热镇痛药及某些饮料;慢性鼻窦炎、咽扁桃体炎、牙周胀肿等分泌物流入胃中;营养缺乏、胃淤血、胃酸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胆汁返流;免疫因素;某些急性胃部感染迁延;近年尚发现胃炎病人胃粘膜有幽门螺杆菌,其数量与病情有关等。病理改变:胃镜检查曾发现有3种主要病理改变即单纯性改变,其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粘膜萎缩,其上皮细胞与腺细胞萎缩,可有肠上皮化生;粘膜粗大肥厚,粘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近年观察认为上述病理改变并非单独成为一种类型,而是疾病连续演变的表现。临床表现:一般有食欲减退、上腹饱闷不适、恶心、嗳气、腹痛,亦可伴有消瘦、贫血与营养不良。诊断:X线与胃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注意调节饮食,饮食勿凉、硬及有刺激性;适当少量、多次、空腹服用抗生素;用助消化药、解痉药等,亦可用中药、针灸、捏脊等。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中医属胃痛、反酸及痞满等证候。多因饮食起居不慎或情志不调引起。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一般分5种。 ☚ 常见老年疾病中医诊疗法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长年饮食无规律,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酗酒,肠液胆法反流作用以及慢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等综合因素。据调查老年人约半数以上患程度不同的胃炎。根据胃粘膜炎性改变的特点可分为3类: ☚ 反流性食管炎 消化道出血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性或萎缩性病变。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本病临床常见,根据近年国内纤维内镜检查资料,慢性胃炎检出率为45.6~75.05%。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升高趋势。早年Schindler按胃镜形态学观察,提出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和伴随其他胃疾病的胃炎。所谓肥厚性胃炎,过去由胃镜诊断者多未能由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因而目前均主张废弃不用此名称。至于胃粘膜巨肥症(Menetrier′s病)所见胃粘膜脑回状肥厚,有覆盖上皮及腺窝中粘液细胞大量增生,腺体萎缩或正常;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有胃体腺增生而引起胃粘膜肥厚都应列为独立的胃病,不宜作为肥厚性胃炎,以免引起概念混淆。在同一胃内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可同时存在。萎缩性胃炎可进一步恶化成为胃萎缩。胃溃疡、胃息肉和胃癌常继发于慢性胃炎或并发慢性胃炎,彼此关系甚为密切。至今慢性胃炎的分类还未能统一。1972年Whitehead等对慢性胃炎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病理组织学的分类法。1973年Strickland等主张以病变部位结合血清壁细胞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胃体炎,壁细胞抗体阳性)和B型(胃窦炎,壁细胞抗体阴性)。1982年在世界胃肠病学会议上,各国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分类法。瑞典Doterall提出的分类法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A、B型)和胃萎缩三类。同年,国内举行了慢性胃炎诊治座谈会。多数认为国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与Strickland 报道的病例不尽相同。中国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萎缩性胃窦炎,胃窦和胃体均有萎缩者为数也不少,至于胃窦基本正常而胃体弥漫性萎缩的典型A型胃炎远较西方为少。因此,多数认为今后慢性胃炎分类发展的趋向性应该是以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和病变的部位为主要依据,结合胃的功能变化(如血清胃泌素及胃酸等),进一步研究出更适合中国情况,既能指导临床实践,又能正确反映疾病的发生机理的分类法。 ☚ 急性腐蚀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根据胃粘膜组织学改变,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三类。相当中医学中的“脾胃病”范畴。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烈酒,膏粱厚味,以致脾胃受损; 或情志不舒,忧思郁结,肝气横逆犯胃所致。临床主症为上腹痛,食后饱胀,嗳气,纳减等。治疗功法:慢性胃炎主要用内养功。多数患者可在练功2~3周后,腹疼、腹胀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些粗糙的胃粘膜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应用内养功时,多采用第一种呼吸法,坐、卧式交替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转化而致,有食欲不振、腹胀、嗳气,可采用第二种呼吸,并以卧式为主,辅以坐式。肥厚性胃炎者以坐式为主、卧式为辅,多采用第一种呼吸法。以上每天均应坚持练功4~6次,每次30~60分钟。非住院治疗者可以减少练功次数,延长治疗日程。白天不能练卧式者,也可以改为站桩式,但获效稍慢。除练内养功外,还可以配合保健功中的叩齿、咽津、揉腹,和带脉、搓胃俞、脾俞、大肠俞和夹背功等。体力稍恢复后,还可配合太极拳、太极内功、易筋经等。 ☚ 胃粘膜脱垂 便秘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外热糜 买衣代 木孜满,是指胃脘长期发生炎肿为主要特征的病证。病因多由在各种体内外不良因素影响下,体液失衡(多为黏液质偏盛)、气质失调、损害胃脘,从而引起胃下腺体功能异常使其产生浓性黏液所致。凡饮食不调即长期多食难消化食物(甜食、油腻食物、浓茶、药茶、咖啡等),长期饮酒,饭后饮用大量凉水或水果,食物过热或过冷,边食边劳动或暴食少动,或长期便秘或情志内伤,常患口腔疾病和某些心、肺、肝、肾等疾病,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梅毒等均可成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 重度消化不良 胃脓疮 ☛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