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日本江户时代的《诗经》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日本江户时代的《诗经》研究

日本江户时代的《诗经》研究

日本江户时代崇尚儒学。前期朱子学成为幕府官学,文坛上基本被朱子学的文学观所统治,朱熹《诗集传》影响了当时汉学者的《诗经》观。时近正德年间(1711—1716),随着注重现实的“经世济物”之论在儒者中间取得阵地,空谈理学的风气渐呈衰势,汉学逐渐摆脱五山的藩篱而确立了特有的诗风。伊藤仁斋(1627—1705)创立的古学派,由追溯孔孟古义入手来研究儒学。伊藤仁斋曾说:“盖诗以俗为善。三百篇所以为经者,亦以其俗也。诗以吟咏性情为本,俗则能尽情”(《题白氏文集后》,《古学先生文集》卷三),在《童子问》中曾明确地提出“诗起于《三百篇》,文本于《尚书》”。他的文学特点挣脱了程朱理学劝善惩恶观的羁绊,强调文明是人的情感的流露,认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方是优秀之作。荻生徂徕(1666—1728)创立古文辞学,从古语的研究又推进到古典文学的研究,推动了唐诗在日本的传播,《诗经》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荻生徂徕把学习《诗经》看作理解“人情”的途径,在对文学作品独特价值的认识上,继仁斋学之后,又进一步冲破了朱子学的束缚;他提倡创作实践,不仅有助于真正把《诗经》为作文学作品来读,而且使学者对于文学本质的理解更深刻。十八世纪有关《诗经》的著述更为多样。现将日本江户时代有关《诗经》的著作列举数种,以见一斑。1.《诗经示蒙句解》,十八卷,中村钦(号惕斋)著,《诗经》注解之作,享保三年(1708)刊。2.《诗经名物辨解》,三卷,江村如圭著,摘出《诗经》中的动植物加以解说,并辨正朱注之误,享保十六年(1731) 刊,另有订正本书的著述小野职博著《诗经名物辨解》四卷。3.《诗经毛郑异同考》,抄本三卷,细井平洲(名穗民)著,探讨毛传郑笺,比较其异同,论定是非。4.《诗经毛传补义》,十卷,冈白驹著,为《诗经》毛传作补注,延享二年(1745)。5.《毛诗补义》,十二卷,冈白驹著,亦名《诗经毛诗补义》,疏释毛传,延享三年(1746)刊。6.《诗经古传》,十卷,细井德民著,据诗传的《诗经》作传注,宝历七年(1757)年刊。7.《诗经译解》,十五卷,皆川淇园著,为《诗经》逐章逐句注解字义,用汉文说明各章节大意,有安永九(1780)自序。8.《毛诗辑疏》,十二卷,安井息轩著,以毛传郑笺的基础解诗,多引清儒陈启源之说。《诗经助字法》,二卷,皆川淇园著,遵照淇园指教由门人辑录《诗经》助字,而由淇园加以解说,载录助字一百二十七字,将近似的字分类,列举各字用例。天明三年(1783)刊,有淇园之子篁斋的序文。9.《诗经名物集成》,五卷,茅原虚斋(名定)著,网罗《诗经》物名,加以图示考说,将草木鸟兽鱼虫分为六门,列举二百八十余种,有享和三年(1803)的自序,文化五年(1808)刊。10. 《毛诗补传》,三十卷,仁井田好古著,每篇列举传说并引郑笺孔疏加以补充,尚有未通处则取诸家之说,并提出己见,多取宋人之说,此书被认为是日本人著述的《诗经》解说中最优秀的著述。有文化六年(1809)刊本,附有训点。

☚ 《诗经》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诗经》在越南 ☛
000020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