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银行、信用社信贷农用资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银行、信用社信贷农用资金

(二)银行、信用社信贷农用资金

农业信贷资金是整个农业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各级银行、信用社对农业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50—1990年,全省累计发放农业贷款2429.4亿元,分时期计算:1950年发放393万元;之后,农村信贷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以扶持农业互助组、合作社为主,到1955年,全省银行发放农业贷款7 000多万元,信用社发放贷款4 725万元;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期间,为了帮助解决贫农缴纳入社基金的困难,银行举办了贫农合作基金贷款,从1955年秋天开始到1965年8月的10年间,全省共发放这项贷款4 605万元,帮助30%以上的贫农缴纳了入社基金;三年调整时期,对农业贷款工作进行整顿,取消了一些限制性规定,财政增拨了农贷基金,对灾区发放长期无息贷款和口粮无息贷款,同时纠正盲目乱贷,注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二五”期间,银行、信用社共发放农业贷款163 655万元,平均每年发放32 731万元,比“一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1亿元以上;从1966—1976年的10年间,在“左”的思想指导下,重放轻收现象严重,全省银行、信用社每年发放农业贷款25 476万元,大量资金陷于沉淀;1978年围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一年全省就安排长期无息专项贷款9 820万元,加上其他项目,全年共计发放农业贷款182 022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信贷规模从总体上看是扩大趋势,但也时有起伏,如1980—1986年全省农村信贷余额由31.4亿元增加到129.4亿元,增长3.2倍,而1987年农村农户贷款占银行各项贷款总额的8.05%,却比1983年下降1.95个百分点,同时农村信贷投资结构失调,农业资金矛盾日趋尖锐,同年乡镇企业贷款达30.08亿元,比1980年增加23.23亿元,增长3.39倍,占农贷投放总额的65.54%,而用于农业生产的贷款只有10.96亿元,减少1.3亿元,减少10.6%,仅占农村贷款投放总额的34.46%。1988—1990年,农业贷款余额分别为42.24亿元、64.3亿元、68.15亿元;当年累计发放总额分别达到41.95亿元、50.63亿元、70.47亿元;与1950年的393万元比较,年末农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74.8倍、1631.1倍和1734倍。
从农业信贷投资中的国营农业、集体农业、开发性贷款、扶贫贴息和农户贷款的结构变化看,在1988年末贷款余额中,各自所占比重分别为9%、6.02%、1.2%、6.93%和76.86%;1989年为9.83%、6.51%、1.54%、8.37%和72.63%。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除农户贷款由占76.86%下降到72.63%,下降4.23个百分点外,其余4项均呈上升趋势。而1990年情况基本相同,当年农贷构成分别为10.35%、7.64%、2.95%、8.26%和68.77%,农户贷款比1989年下降3.86%,扶贫贴息贷款基本持平,其余国营农业、集体农业和开发性贷款等项,分别比1989年上升0.52%、1.05%和1.41%。

☚ (一)国家财政支农资金   (三)农村集体(合作)经济资金投入 ☛
000045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