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疆百科知识辞典︱团结奋进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疆百科知识辞典︱团结奋进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位置: 首页/附录库/新疆百科知识辞典

团结奋进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祖国西北边陲。东面、南面与我国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为邻,东北、西南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阿富汗共和国、巴基斯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接壤。面积166万平方千米,国境线长达5600多千米。
 新疆在史书中历来被称为西域。汉代以前,西域就与中原地区有商旅往来。汉武帝在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西域,13年后返回,西汉即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神爵二年(前60)西汉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魏、晋至隋朝,各朝都在西域行使管辖权。十六国时,前梁在今吐鲁番地区设立高昌郡。唐朝在西域设北庭和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超过汉代。宋朝称为西辽地。元朝在西域首先实行行省制,在今吉木萨尔设别失八里行中书省,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明朝称新疆地区为别失八里,后又改称亦力巴里。清朝统一新疆后,改称西域为新疆,并于光绪十年(1884)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于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目前自治区共有直辖市6个、地区7个、自治州5个、地辖市9个、州辖市7个、县62个、自治县6个、市辖区11个。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世居民族。现有总人口1905.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45.6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0.13%。
 新疆幅员辽阔,境内有冰川、沙漠,四周高山环抱,整个地貌轮廓为“三山夹两盆”。北部有分布于额尔齐斯河以北的阿尔泰山脉。横贯中部的天山山脉,将新疆两大盆地准噶尔、塔里木分隔开来。准噶尔盆地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面积为40多万平方千米,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南部有昆仑山。昆仑山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8611米)。新疆冬季严寒多雪,高大而宽厚的山系上部被冰雪所覆盖,形成了发达的冰川,总面积24000多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42%。这些“固体水库”为新疆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也养育了遍布全疆的大小河流,其中年径流量10亿立方米以上的有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等。有许多天然湖泊,主要的有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等,著名的罗布泊已干涸。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长、严寒,夏季较短、炎热,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大。
 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1/6的新疆,自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冰川、河流纵横,为发展新疆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条件。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源资源充足。新疆日照时数长,全年日照时间平均2600—3400小时,光热资源充足。草地、林业资源也很丰富,全区天然草地面积为5700万公顷,居全国第三。林业用地582万公顷,活立木储积量2.6亿立方米。新疆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便利的生存条件,已查明主要野生动物有7609种,其中昆虫7000种,其余为鱼类、两栖类、鸟类、兽类等。有新疆鬣蜥、高鼻羚羊、普氏野马、大头鱼、雪豹、黑鹳、天鹅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2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9种。野生植物有近4000种,其中具经济和药用价值的有罗布麻、橡胶草、贝母、雪莲等1000多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有野苹果、西伯利亚杉、胡杨等。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阿尔金山高原生态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等5个。
 矿产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7%。探明储量的矿种75个(亚种96个),矿产地4000多处。已列入全国矿产储量表并占全国前几位的有:天然气、石油、煤、铍、钠硝石、镍、铬、铂、锂等。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正在成为国家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
 辽阔的疆土,复杂的地理条件,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新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古代新疆曾是东西方文化的汇集点,“丝绸之路”在新疆长达5000多千米,给后世流下了古城、千佛洞近百处之多,著名的有高昌、交河、楼兰等古城址,克孜尔千佛洞等;有天池、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赛里木、喀纳斯湖等多处高山湖泊,也有世界第二洼地之称的艾丁湖,同时还有温泉等奇观;新疆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等,也都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00年10月“西部大开发”被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新疆更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应对国内外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与需求,加快培育特色经济,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市场,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98.28亿元(2002年,下同);人均生产总值8382元,为1952年的近50倍,居全国第12位。
 农业经济运行良好。全区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525.05亿元;全年粮食产量875.87万吨;棉花产量150万吨,占全国的1/3,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他如油料、甜菜、蔬菜、瓜果、肉类、牛奶等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区工业增加值473亿元;原煤产量3098.67万吨,居全国第17位;原油产量2036.19万吨,居全国第3位;钢175.45万吨;电力212.24亿千瓦小时;其他如棉纱、糖、罐头、水泥、化肥产量等也稳步增长。交通、邮电事业发展较快。拥有铁路3009.7千米,公路82882千米;航线87条,总长117570千米。输油管道总长3153千米。各种交通工具完成货物周转量759.62亿吨千米。其中铁路运输425.3亿吨千米,公路运输298亿吨千米,民航运输0.82亿吨千米,管道运输35.9亿吨千米。完成旅客周转量330.8亿人千米。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4.7亿元。 固定电话普及率18%,移动电话普及率15.8%,互联网用户17.3万户。
 为加快新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程,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以年均13.1%的速度递增。这些投资重点用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13.02亿元,居全国第19位。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良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显著回升。海关进出口总额26.92亿美元,居全国第18位。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67.94万人次;接待国际游客27.54万人次,外汇收入9942.41万美元。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情况正常。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61.4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5.31亿元。经济发展带动消费市场,也带来了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88亿元。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4.8元。
 新疆十分重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目前区内有普通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学生13.23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87所,在校学生8.39万人。先后建成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实验、推广和管理能力的多民族的科技队伍;新疆的文化、卫生、体育、福利等社会事业发展很快。区内有医院、卫生院1459个,卫生技术人员7.95万人;文化设施齐全,文艺工作队伍稳定,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1%以上。
 中共十六大为西部大开发制定了总方针、总政策,也给新疆的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目前,新疆各族人民正在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意气奋发,为把新疆建成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 新疆百科知识辞典   新疆百科知识辞典︱编委会 ☛
000117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