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西高山峡谷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林牧农区
该区包括甘孜、阿坝两州南部除理塘山原以外的山地。海拔高度多在1 500—4 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河谷干暖,高山冷湿。从北到南,自高海拔到低海拔,年平均气温从0℃以下上升到14.5℃;日温≥10℃的持续日数,从最暖的河谷240天左右,至海拔3 000米上下即减为100—150天以下,积温亦由4 450℃减至1 500℃。多数山地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 600—2 600小时,年总辐射量3 500—5 500兆焦/平方米,西部多于东部。农区主要分布在河谷沿岸,作物可二年三熟,偏南河谷地区还可种植水稻。但雨水少,冬春气候干燥,无灌溉即无农业。谷地山坡多旱生灌丛草坡,在一定高度上气候转湿润温凉方有森林出现。森林的下限高度因地而异:西部高于东部,同一河谷区内阳坡高于阴坡。
该区山高谷深,焚风效应显著,气候干燥,生境条件差,现有森林一旦破坏,生态环境将趋恶化。该区位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与岷江的中、上游,山势陡峻,一遇较大降水即易发生山洪、泥石流。
该区是四川的主要林区,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林带以下注意保持草层覆盖。因东、西部水热条件差异,对森林分布、树种选择有一定影响,故以冬半年降水量50毫米等值线,划出两个二级区:
1. 巴塘—雅江干旱半干旱区。该区包括邓柯以南的金沙江东侧山地和甘孜、木里之间的雅砻江两侧山地,是全省最少雨的区域,河谷尤其干暖。金沙江南端的得荣,海拔约2 500米(测站高度),日温≥10℃的持续日数246天,积温4 458℃;最冷月平均气温5.5℃;年降水量324. 7毫米,冬半年降水量仅15毫米,是全省降水量最少且最干燥的地区。雅砻江畔的雅江,海拔约2 600米(测站高度),日温≥10℃的持续日数为192天,积温3 098℃;最冷月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706毫米,冬半年降水量仅41毫米,其干燥程度仅次于金沙江河谷。
该区干旱突出,农业取决于水利条件。自然植被偏干性,阴坡较湿润。发展农林牧业必须考虑该区冬半年长期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积极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
2. 丹巴—松潘半湿润区。该区包括阿坝州南部山地,海拔高度多在1 500—4 000米之间。河谷也有干暖特点, 但全区总的气候特点比得荣、雅江偏冷、偏湿。年平均气温在9—12℃左右, 日温≥10℃的持续日数为150—210天, 积温为2 200—3 50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2℃之间; 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年日照时数1 600—2 2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4200—5400兆焦/平方米。河谷气候温和,适于农耕,可二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局部地区可一年二熟;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南部河谷坡地,冷凉适度,干湿相宜,光照充足,利于苹果、梨等温带果树生长,果品质优,享誉全国。高山冷湿,宜林。该区是四川省主要用材林区,因采伐过量,森林面积减少,加剧了河谷旱化,需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