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寒露风
1.寒露风标准。湖南省气象局于1975年12月将寒露风定义为: 9月份日平均气温≤20℃连续3天或以上, 影响晚稻抽穗扬花。
2.寒露风的地域分布。寒露风的地域分布规律与5月低温的地域分布规律基本相似, 湘西0.6次,即十年六遇, 湘中和湖区0.5次, 即十年五遇, 衡阳、永州、郴州0.3次, 即十年三遇。
3.寒露风的时间分布。
(1)寒露风的旬际分布。寒露风是夏末秋初首次入侵湖南省的强冷空气并维持3天以上低温天气 (日平均气温≤20℃) 有碍晚稻抽穗扬花的气候事件。统计1951—1995年期间每年9月各旬出现寒露风的资料发现如下规律: 9月上旬、9月中旬和9月下旬出现寒露风的概率分别为7.1%、28.6%和64.3%。根据这个规律, 农业生产者一般在晚稻品种和播种时间上进行科学选择, 力争晚稻能在9月中旬中完成抽穗扬花。
(2) 寒露风的年际变化规律。从50年代至1995年, 各年代寒露风发生次数 (全省平均) 分别为:2.8、5.1、5.9、4.9、1.6。
上述数据表明, 湖南省50年代发生寒露风的次数相对最少, 70年代相对最多, 从70年代起寒露风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
湖南省的寒露风连年发生的比例较高: 连续2年出现者5次, 连续3年出现者2次, 连续4年及其以上者2次。1967—1974年期间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均连续8年出现寒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