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嘉陵江东岸。现存窟区南北长200多米,窟龛重叠,有的多达13层。时代从北朝一直延续到清代,共存大小龛窟400多个,造像7000尊。主要洞窟有大佛洞、藏佛洞、睡佛洞等。大佛洞为最早的石窟,时代约为北朝,正壁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左右壁各为一菩萨像。造像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容貌清秀,表情恬淡,袈裟质地软而薄。藏佛洞三壁各开一圆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造型古拙,属此地的早期造像。睡佛洞雕释迦涅槃像,其姿态和表情似安然入睡状。身后的弟子表情各异。北壁浮雕两组佛“自焚金棺”的故事,情景烘托强烈,颇具艺术感染力。此窟开凿约在唐代。此外唐代作品的代表作还有毗卢佛龛及释迦坐像龛,雕刻技法娴熟,艺术形象传神。千佛崖造像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在四川石窟造像中占重要地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龛摩崖造像   佛教故事浮雕 ☛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北段,广元市北嘉陵江东岸,是南北朝至明代佛教石窟寺,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据清咸丰四年(1854)石刻题记,全崖造像为数17000余尊,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毁造像二分之一以上。现有石刻分布在南北长400余米的崖面上,最高处40余米,共有龛窟400多个,造像7000余尊。龛窟依崖开凿,层层叠叠,密如蜂房,多者达13层。计唐刻27段,五代刻5段,宋刻26段,元刻26段,明刻8段,无年号者41段,被誉为“历代石窟艺术陈列馆”。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著名龛窟有大佛洞、睡佛龛等,北段有三世佛窟、卢舍那佛龛等。藏佛有早期造像,刻有南朝梁天成(555)年号。大佛洞左右壁菩萨立像各一,颈长躯伟,头束双髻,搭披帛交叉于腹前,具北朝造像风格。大云洞石窟是全崖的艺术中心,凿于唐代。窟正中有3米多高的镂空雕刻的弥勒佛立像,窟南北两壁148尊观音像,用半圆雕手法雕出,华冠美服,脚踏云莲,仪态雍雅,造型精美,为唐代石刻佳品。千佛崖的许多小龛造像,亦雕凿细致,各具风韵。另有唐以来石刻题记60余通,价值很高。唐人苏颋《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诗云:“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可见其历史影响。

☚ 皇泽寺摩崖造像   剑门关 ☛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在四川省广元市城北4公里的嘉陵江东岸,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宏伟的石窟群。绵延数百米,气势雄伟。原有佛像1.7万余躯,现尚存龛窟400余个,造像7000余躯。造像崖面长约417米,离地面最高处40余米,龛窟重叠,最多有13层。为南北朝至明、清各代作品,以唐代居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牟尼阁、卧佛洞、千佛洞、毗卢佛龛等。造像千姿百态,或坐或卧或立,相互谈笑,情景生动。全部龛窟造像设计周密,颇有力学效果,雕刻精美,技术手法娴熟,极有艺术价值。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爨宝子碑   皇泽寺摩崖造像 ☛
000050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