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作节约原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作节约原则 又称动作经济原则。 由吉尔希雷斯(Gilbrach)首先提出、经巴恩斯(Barnes)等补充的关于提高手工劳动效率的经验总结。包括有关人体动作、工作场地布置和工具设备三方面的原则共22条: ❸ 双手动作力求对称。 ❻ 连续的曲线运动优于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 ❽ 动作应有节奏,以便圆滑而自然地进行(以上属人体动作方面)。 ❿ 工具、物料应位于操作者两臂正常工作范围之内。⑾零件、物料供应尽量利用其坠力,自动降落工人手边。⑿成品应尽量借本身坠力滑落入容器中。⒀工具、物料按工作顺序排列,以免寻找或过多移动等动作的浪费。 ⒁适当的照明。按工作性质配置光度、颜色和光线方向。 ⒂工作台和座椅高度适合操作需要,便于工人调换姿势。⒃座椅样式应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并感觉舒适(以上属工作地布置方面)。 ⒄尽量利用脚动,解脱双手从事更重要的工作。⒅设法使经常变换使用的两种工具合而为一。⒆设法利用弹簧、滑轮等使工具用完能自动还回原位。⒇按各手指能力分配手指操作要求。 (21)工具手柄设计应使之与手的接触增大。(22)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手摇轮盘等应安放于最适当位置,便于操作,减少工人姿势改变,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以上属工具设备方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