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重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1. 杭嘉湖平原区。位于杭州湾北岸,苕溪导流东大堤以东,属京杭运河水系,土地总面积6 35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嘉兴市全部、湖州市区、德清县、杭州市区和余杭县。有人口688.1万,其中农业人口470.7万,耕地面积345.4千公顷,1992年粮食产量331. 5万吨,是浙江第一商品粮产地。
该区水资源总量35. 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0.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仅55万立方米,只及全省平均数的6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63%,居全省第一位,当地径流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城镇用水要求。但因平原地面高程仅3—4米,河网密布,湖荡众多,其正常水位与太湖水位都在3米左右,骨干河道河底高程在1米左右,具有遇旱可向太湖引水,利用黄浦江涨潮时倒灌水及上游西部山区来水等有利条件,尚能满足现在工农业用水需要。该区洪、涝、渍灾害频繁,正在有计划地增辟和拓宽浚深排水河道,这些河道工程可进一步改善供水条件,增强黄浦江引水能力,结合引水提水配套工程,可以在2010年或更长时间内提供目前增长的用水需求。
2. 萧绍宁平原区。位于杭州湾南岸,由萧绍、姚江、宁奉三平原组成,土地总面积7 663平方公里,境内有曹娥江、甬江两水系,并有萧 (山)—绍 (兴)—甬(宁波)运河贯穿期间,是浙江省主要粮麻产地和新兴工业区。有人口623万,其中农业人口485万,耕地面积326. 67千公顷,粮食产量284万吨。该区水资源总量为56.7亿立方米,建有亭下、皎口、横山、东钱湖、四明湖、横溪、平水江等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351座,总库容12亿立方米,以及众多水塘和堰坝,并有纵横密布的河网调节天然径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40%左右,居全省第二位。该地区旱年向钱塘江、浦阳江引水6亿—7亿立方米。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猛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有一部分原来供农业灌溉用的水库已转为供工业和城市用水。据预测,到2000年和2010年,遇到旱年将缺水5亿立方米和13亿立方米,须开源节流,提高水量利用系数,除在本流域兴建周公宅、隐潭、梁辉、溪下、镜岭等蓄水工程外,尚须从外流域建工程调水,包括宁海县白溪水库及其引水工程和富春江引水工程等。
3.金衢盆地。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支流金华江、衢江和兰江两岸,土地总面积19 781平方公里,分属金华、衢州两市的15个县 (市、区),有人口6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0万人,耕地274千公顷,1992年粮食总产量268万吨,是浙江省第二商品粮基地,有宜农黄红壤丘陵166. 67千公顷,已垦出耕地、园地106. 67千公顷。该区水资源欠丰富,总量为178亿立方米,且分布很不均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14%。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成铜山源、横锦、南江、金兰、安地、安华、杨溪、峡口等大中型水库31座,小型水库1 134座,总库容19. 97亿立方米,还有塘坝库容1.68亿立方米。国家还在乌溪江中下游建成了以发电为主的湖南镇、黄坛口水库,有效库容21. 64亿立方米,发电尾水流经衢江,可供两岸农田抽水灌溉。除衢北片的铜山源灌区达到设计标准外,衢南、江山、金南、金北、兰西等片灌溉水源不足,遇旱易成灾减产。如1967年连旱139天,近百万亩农田受旱,金华市等工业城镇用水极为困难。根据预测,到2000年和2010年,遇旱年,将缺水4亿立方米和10亿立方米。经国家批准,乌溪江引水,沙畈水库,碗窑水库等大中型蓄引水工程已相继建设,再加上沿江兴建水轮泵站,机泵改造和渠系配套工程,并做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水源保护工作,除山区高丘外,该区的用水要求可基本满足。
4. 黄温椒平原区。位于椒江南岸,行政区域包括黄岩、温岭和椒江市 一部分,境内有永宁江、金清港两大水系,土地面积2 700平方公里,有人口224.1万,其中农业人口202. 1万,耕地68. 73千公顷,年产粮食76. 33万吨,是浙江省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水资源量26. 8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6. 25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略高于全省平均值。已建有长潭、湖漫等大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46座,总库容8.05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5%,一般年份依靠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和河网调节缺水不多。水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旱、洪、涝交替发生。根据预测,到2000年和2010年,遇到旱年将缺水1. 5亿立方米和2. 5亿立方米。可结合防洪、除涝,兴建金清新闸、永宁江闸、江厦排涝隧洞、平原拓浚河道、机泵改造和长潭水库抬高蓄水位,并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做好平原河网水域水源保护等综合措施,可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要求。
5. 温瑞平平原区。位于浙南沿海,分属温州市辖区和瑞安市平阳县。境内有飞云江、鳌江水系,土地面积3 302平方公里,有人口300. 55万,其中农业人口231. 3万,耕地面积78. 95千公顷,年产粮食67. 13万吨,该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为122
表1-3-7 分河流和市(地)水力
项 目 | 理论蕴藏量 | 可 开 发 量 |
合 计 | 2.5万千瓦以上 | 2.5万千瓦以下 | 其中:1.2万千瓦以下 |
平均出力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苕溪 | 13.2 | 11.56 | 4.38 | 1.47 | — | — | 4.38 | 1.47 | 4.38 | 1.47 |
钱塘江 | 215.1 | 188.43 | | 61.68 | 132.39 | 39.01 | 73.57 | 22.88 | 62.13 | 19.46 |
曹娥江 甬江 椒江 | 19.6 9.1 47.0 | 17.17 7.97 41.17 | 14.63 5.38 23.55 | 4.40 1.74 7.83 | — — — | — — — | 14.63 5.38 23.55 | 4.40 1.74 7.83 | 13.23 5.38 21.15 | 3.67 1.74 7.02 |
瓯江 飞云江 鳌江 | 190.0 48.5 8.6 | 166.44 42.49 7.53 | 180.42 41.41 4.00 | 56.93 12.68 1.46 | 119.45 22.2 — | 37.03 5.63 — | 60.97 16.71 4.00 | 19.95 6.35 1.46 | 50.71 8.23 4.00 | 16.32 3.07 1.46 |
浙闽赣水系 独流入海 100千瓦以下小水电 | 38.9 16.0 | 34.08 14.02 | 22.77 6.77 30.73 | 7.64 1.95 7.01 | 12.25 — — | 4.14 — — | 10.52 6.77 30.73 | 3.50 1.95 7.01 | 9.22 5.51 30.73 | 3.07 1.57 7.01 |
全 省 | 606.0 | 530.86 | 540.00 | 165.00 | 286.29 | 85.81 | 251.21 | 78.54 | 214.67 | 65.86 |
杭州 宁波 | 60.5 16.0 | 53.00 14.01 | 131.56 9.74 | 38.55 2.85 | 109.39 — | 31.79 — | 21.97 9.54 | 6.76 2.85 | 20.42 8.48 | 6.20 2.47 |
温州 嘉兴 | 119.8 — | 104.68 — | 87.35 — | 26.69 — | 39.45 — | 11.05 — | 47.40 — | 14.95 — | 35.74 — | 11.07 — |
湖州 绍兴 舟山 | 8.5 22.5 — | 7.44 19.71 — | 3.37 16.71 — | 1.09 4.64 — | — — — | — — — | 3.37 16.51 — | 1.09 4.64 — | 3.37 16.51 — | 1.09 4.64 — |
金华 | 47.5 | 41.61 | 31.57 | 9.38 | — | — | 31.37 | 9.38 | 29.29 | 8.76 |
衢州 台 州 | 65.5 53.5 | 57.38 46.88 | 47.77 27.92 | 14.81 8.85 | 23.00 — | 7.22 — | 24.47 27.22 | 8.24 8.48 | 17.66 25.82 | 5.47 8.20 |
丽水 | 212.5 | 186.15 | 184.01 | 58.14 | 114.45 | 35.75 | 69.36 | 22.24 | 56.98 | 17.96 |
资源量与已开发量
单位:装机容量为万千瓦
年发电量为亿千瓦时
已 开 发 量 |
合 计 | 2.5万千瓦以上 | 2.5万千瓦以下 | 其中:1.2万千瓦以下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装机容量 | 年发电量 |
3.10 | 1.18 | — | — | 3.10 | 1.18 | 3.10 | 1.18 |
140.67 7.42 3.90 8.73 | 40.91 1.63 1.33 2.44 | 115.97 — — — | 34.66 — — — | 24.70 7.42 3.90 8.73 | 6.25 1.63 1.73 2.44 | 24.70 7.42 3.90 7.13 | 6.25 1.63 1.73 2.10 |
54.26 10.36 1.65 3.32 2.65 0.15 | 10.75 3.20 0.34 0.90 0.56 0.03 | 37.80 2.50 — — — — | 6.83 0.70 — — — — | 16.46 7.86 1.65 3.32 2.65 0.15 | 3.92 2.50 0.34 0.90 0.56 0.03 | 14.65 6.56 1.65 2.12 2.65 0.15 | 3.36 2.10 0.34 0.55 0.56 0.03 |
236.21 | 63.67 | 156.27 | 42.19 | 79.94 | 21.48 | 74.03 | 19.83 |
103.66 4.81 | 29.96 1.21 | 95.97 — | 27.84 — | 7.69 4.81 | 2.12 1.21 | 7.69 4.81 | 2.12 1.21 |
14.67 — | 4.02 — | 2.50 — | 0.70 — | 12.17 — | 3.32 — | 10.50 — | 2.80 — |
2.19 11.32 — | 0.78 2.36 — | — — — | — — — | 2.19 11.32 — | 0.78 2.36 — | 2.19 11.32 — | 0.78 2.36 — |
9.22 | 2.53 | — | — | 9.22 | 2.53 | 9.22 | 2.53 |
26.18 10.54 | 8.74 2.66 | 20.00 — | 6.82 — | 6.18 10.54 | 1.92 2.66 | 6.18 9.10 | 1.92 2.40 |
53.62 | 11.41 | 37.80 | 6.83 | 15.82 | 4.58 | 13.02 | 3.71 |
万立方米,建有林溪、仰义二座中型翻水站,总装机动力4.3万千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8%。水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旱洪涝交替出现。发展工业,城镇规模扩大,需要大量的淡水。预计到2000年和2010年将分别缺水4亿和10亿立方米。经国家批准,即将在飞云江中游兴建发电、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珊溪水库和电站。在其下游同时兴建滩脚枢纽及其引水工程,在平原兴建排涝工程,机泵改造工程和河网拓浚工程,可缓解该区的用水矛盾。